第229章 战起226(2 / 2)
“这位是……”
“他是在下的弟子,名为墨绥。”
弟子?
扶苏愣了愣,李安的年龄若是收徒的话,是不是太年轻了点?
但他随即想到望筒与李安口中的火炮都是后者发明,达者为师嘛,李安能造出这么多神异之物,就是开宗立派也是寻常。
李安向墨绥介绍道:“这位乃始皇嫡长子,公子扶苏。”
墨绥躬身一礼:“小人见过公子。”
李安径直说道:“将你发现的事也说给公子听听。”
“诺。”
墨绥将有人昨晚盗入营中之事讲了出来,扶苏听完面色严肃,立即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边地军法森严,如无军令,平民不可随意进出军营,不同营帐下的士卒也不可随意进出其他营帐。”
扶苏想了想问道:“你可记得潜入营中那二人长相。”
“这个不知,据起夜的士卒所说,那两人头面皆以黑布包裹,随夜色而来,晚上天色太暗,潜于其中几乎看不清楚,士卒睡眼未醒,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早上起来见到帐篷外被人踩了一脚,才确定昨晚确有其事。”
“你们营地里可有少了些什么?”
“没有,除了那个脚印,来人并未留下其他线索。”墨绥摇了摇头。
李安插话一句:“我们营中的火炮一门足有近百斤重,只有两人的话抱起容易,但想不弄出动静就从营中弄出去就难了。”
扶苏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来人是为了偷盗火炮?可此物除了你们自己人外,整个边塞也没人知晓存在和其用途。”
李安也摇了摇头,这正是他不解之处,整个阳周城,或者说整个北方,除了炮兵营内部,没人知道火炮的存在,就连扶苏与蒙恬也是刚刚获知,就算有匈奴的细作混在城里,也不可能注意到他们啊。
他回想起自赶到阳周城后接触过的人与事,看看自己是否什么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
并没有,他最多在人前提过自己手里有能重创匈奴之物,也没提过这东西是武器还是情报,更何况在场之中几乎都是自己人……
对了,自己人!
李安猛然想到什么,出声道:“公子,孙司马…真的值得信任吗?”
“你什么意思?”
扶苏瞳孔一缩,听出李安的猜测,连连摇头道:“不可能的,孙司马深受将军信任,他断不会叛。”
从蒙恬放心将关隘后方阳周交给孙司马统筹,就能看出后者有多受蒙恬信任,堪称心腹亦不为过。
而蒙氏在始皇帝那儿的地位大秦也是尽人皆知,孙司马只要不胡搞瞎搞,跟在蒙恬屁股后面好好干几年,今后升职加薪,调回中央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哪怕是他赵国降将的身份也根本不是问题,朝堂上多的是六国之人。
至少在扶苏看来孙司马没有任何叛变的理由。
换做其他六国尚存时扶苏说不定会信,但弃大秦而投匈奴?
太扯淡了。
李安知道扶苏不会相信,实际上他自己都不怎么信孙司马会叛变。
只有有句话说得好,当排除一切可能后,剩下那个最不可能的可能就是事实。
除了扶苏和蒙恬,他只在孙司马面前提过这事儿。
扶苏与蒙恬可能叛变吗?
他俩叛国的话,那大秦也别守了,将河东整个让给匈奴算了。
而且从身份上来看,孙司马身为赵国降将,确实有着叛变的可能。降而复叛的例子又不是没有。
至于叛降异族这事儿在李安眼里也不算啥,几十年后陈豨之叛同样是与匈奴合作,只要能达到目的,与异族合作在某些人眼里也算不了什么。
“在下只是猜测,并没有笃定孙司马有问题。”李安解释一句。
“我知晓了,这件事我会与蒙将军说。”
“但那两个潜入营中之人的身份未调查清楚之前,还是应当小心为上。”
李安最后提醒了一声,城内有细作,而且还能绕开监管进出军营,只这一点就足够让人上心了。
“这个我清楚。”
扶苏点头。
没聊几句,蒙恬回来让李安去试炮,扶苏趁机将李安的猜测说明。
蒙恬的反应出乎两人意料,听到孙司马可能叛变的消息,并没有如扶苏所想的那样力挺下属,反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答了一句:“本将军知道了。”
李安从蒙恬的反应上看出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咚————咚————”
正当几人要前往试炮时,城楼上骤然传来低沉的擂鼓之声。
蒙恬扶苏脸色一变,顾不上再看火炮演示,登上城楼,向外眺望,只见原本远在十多里外的匈奴大军不知何时已近城下,距离城墙不足五里!
人一上万无边无际,遑论十万人马?
李安小心翼翼探头一看,这一幕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
他亲眼见过一九年阅兵,见证了人民军队整齐的方阵在眼前走过,那种几百上千人犹如机器人般令行禁止做出相同的动作,蕴含了秩序的美感。
眼前的匈奴骑兵却又不同,虽是稀散不成阵型,但却有一种金戈铁血之气扑面而来,让李安仿佛一下就融入了这个时代残酷的战争氛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