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战国末期的合纵连横8(2 / 2)

“谁能取得剧辛的首级,我赏他三百金!”

这句话让剧辛感到非常愤怒,他怒斥道:

“你怎么能如此轻视我?难道我就不能取你的首级吗?”

庞煖则平静地回答:

“我们各自都肩负着君主的使命,现在只能各尽其力了。”

剧辛被彻底激怒,他猛地一挥令旗,栗元便率领军队冲杀出来。然而,赵军早有准备,乐乘和乐闲两位将领分别率领战车迎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军逐渐陷入了不利的境地,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剧辛驱使着军队大举向前推进,而庞煖也率领着大军迎面而来。两军交锋,混战在一起,场面异常激烈。然而,在这场战斗中,燕军的损失明显比赵军更为惨重。天色渐晚,双方见胜负难分,便各自鸣金收兵,结束了这一天的战斗。剧辛回到营中,心情沉重,闷闷不乐。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想撤军回燕国,毕竟损失惨重,而且之前在燕王面前夸下了海口,如今却难以取胜;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毕竟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雪耻。他陷入了深深的踌躇之中,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守营的军士突然来报:

“赵国派人送来书信,现在辕门之外,未敢擅自投递。”

剧辛闻言,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取来书信。这封信被反复缄封,封得十分牢固,显然送信之人对此事极为重视。剧辛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信中的内容。信中写道:

“代州守将李牧已经率领军队袭击了督亢(燕国的重要地区),意图截断您的后路。您应该迅速撤军返回,否则恐怕将难以逃脱。我因为与您昔日的交情,不敢不将此事告知!”

剧辛轻蔑地笑道:

“庞煖这是想动摇我军心啊!就算李牧的军队真的来了,我又有何惧?”

他命令手下将书信退还给赵国的使者,并决定第二天再与赵军决一死战。赵国的使者离开后,栗元进言提醒道:

“庞煖的话,我们不能全当耳旁风。万一李牧真的率领军队袭击我们的后路,我们腹背受敌,那该如何是好?”

剧辛听后,笑着回应说:

“这一点我也已经考虑到了。我刚才那么说,只是为了稳定军心。你现在悄悄传令下去,让军队假装扎营,然后连夜撤回。我会亲自殿后,抵挡追兵。”

栗元领命而去,开始部署撤退计划。然而,庞煖早已探知燕军营寨空虚,便联合乐乘、乐闲分三路追击而来。剧辛不得不边战边退,一路逃到了龙泉河附近。这时,探子急匆匆地来报:

“前面道路上旌旗密布,听说是代郡的军队。”

剧辛闻言大惊失色,感叹道:

“庞煖果然没有骗我!”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重围,不敢再向北前进,于是急忙引兵向东撤退,试图通过阜城一路逃往辽阳。但庞煖紧追不舍,最终在胡卢河追上了剧辛的军队。两军在胡卢河展开了一场激战,然而剧辛的军队却一败涂地。看着满地的尸体和四处逃散的士兵,剧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悔恨。他叹息道:

“我还有什么脸面成为赵国的俘虏呢?”

说完,他便拔出佩剑,自刎而死。这一年,是燕王喜十三年,也是秦王政五年。

栗元在战斗中不幸被乐闲所擒,并被斩首示众。赵军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斩获敌军首级超过两万,其余敌军或逃散或投降。庞煖随后与李牧约定,一同率军继续进攻,成功夺取了武遂和方城这两块重要地区。面对战局的失利,燕王亲自前往将渠的府邸,恳请他担任使者前往赵国,承认错误并请求和谈。庞煖考虑到将渠的面子和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接受燕国的求和请求,并率领军队班师回朝,奏报胜利的喜讯。而李牧则继续留在代郡,负责守卫那里的安全。赵悼襄王得知庞煖凯旋的消息后,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对他的英勇善战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慰劳。他说:

“将军的武勇如此出众,真是让人仿佛看到了廉颇和蔺相如等先贤在世啊!”

庞煖则谦逊地回应道:

“现在燕国已经臣服,我们应该趁此机会联合其他列国,共同对抗秦国,才能确保赵国的安全无虞。”

于是庞煖想要借着刚刚击败燕国的威势,联合其他各国,共同策划一次对秦国的进攻,意图削弱秦国的力量。除了齐国已经依附秦国之外,韩国、魏国、楚国、燕国都积极响应,各自派遣出精锐的部队,多的有四五万人,少的也有两三万人。这些国家的军队共同推举春申君黄歇担任联军的上将。黄歇召集了各国的将领们,一起商议进攻秦国的策略。他说道:

“以往我们多次出兵攻打秦国,都是把函谷关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但秦人在那里设防非常严密,我们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而且,我们的士兵也都深知仰攻的困难,心中多少都有些畏缩。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策略,尝试从蒲坂出发,经过华州向西挺进,直接袭击渭南,然后再伺机窥探潼关。这正是兵法上所说的‘出其不意’,让敌人无法预料我们的行动。”

各位将领听后都觉得这个策略很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于是,联军被分为了五路大军,全部从蒲关出发,沿着骊山一带的道路向渭南进发。然而,尽管联军攻势猛烈,但秦军防守得也十分顽强,联军并未能迅速攻克渭南,只好将其团团围住。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派遣了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和内史腾这五位将军,每位将军各率领五万大军,总共五路兵马,分别应对五国的联军。吕不韦自己则担任总大将,统一指挥这五路军队。他们在距离潼关五十里的地方,将军队分散成五个营寨驻扎,这些营寨的布局就像是天上的星辰一样分散而有序。王翦向吕不韦进言道:

“五国联军虽然都是精锐之师,但他们围攻一个城池却久攻不下,这足以说明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韩、赵、魏三国紧邻秦国,经常与秦国交战,因此对秦国的战术和实力有一定的了解。而楚国远在南方,路途遥远,他们赶来参战并不容易。更何况自从张仪去世后,我们与楚国之间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了。如果我们能从这五个营寨中挑选出精锐的士兵,集中力量攻打楚军,楚军一定无法抵挡。一旦楚军被击败,其他四国的军队很可能会因为失去信心而望风而逃。”

吕不韦听了王翦的分析后,深以为然。于是,他命令五个营寨继续像往常一样设置营垒和旗帜,以迷惑敌军。但实际上,他暗中从每个营寨中都抽调了一万精兵,约定在四更天时分同时发起攻击,突袭楚军的营寨。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李信对督粮牙将甘回在粮草供应上的延误感到不满,他打算将甘回斩首示众。在众将的求情下,甘回虽然免于一死,但却被狠狠地鞭打了一顿。甘回因此心中充满了怨恨,在夜晚时偷偷投奔了楚军,并将王翦的计策泄露给了楚军的将领。春申君黄歇得知秦军的计划后,非常震惊。他本想立即派人通知其他各国的营地,但又担心时间来不及,于是立刻下令全军拔营起寨,连夜疾驰五十多里,直到觉得安全了,才敢放慢速度前行。等秦军按照原计划到达楚军原来的营地时,发现那里已经空无一人,楚军早已撤离。王翦看到这一幕,心中明白楚军一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叹息道:

“楚军竟然提前逃跑,肯定是我们中有人泄露了机密。虽然这个计划没有成功,但我们已经率军至此,不能无功而返。”

于是,他决定转而袭击赵军的营地。然而,赵军的防御工事坚固异常,秦军攻打了一夜也没能攻入。庞煖亲自仗剑站在军营门口,严令士兵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立即斩首。秦军在赵军的顽强抵抗下,混乱了一整夜。直到天亮时分,燕、韩、魏三国的援军纷纷赶来救援赵军,蒙骜等秦将见势不妙,才下令收兵撤退。庞煖对于楚军的临阵脱逃感到非常不满,他派人去打探楚军的动向,得知他们早已撤离战场。他叹息道:

“看来合纵抗秦的事情,以后是再也不能指望了!”

于是,庞煖召集了各国的将领商议对策。大家一致认为,既然楚军已经撤离,再继续作战也没有意义,于是纷纷请求班师回国。韩、魏两国的军队率先撤离战场,返回了自己的国家。而庞煖则因为对齐国独自依附秦国的行为感到愤怒,决定要给齐国一点教训。他联合了燕国的军队,对齐国发动了进攻,并成功夺取了饶安这座城池后,才率领军队返回了赵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