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张良的隐秘行动23(2 / 2)

说着,老人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书,递给了张良,并嘱咐道:

“你好好研读这本书,将来定能成为辅佐君王的杰出人物,成为王者的老师!”

张良接过书,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他正想再问些问题,老人却已经抢先一步,继续说道:

“记住,十年后,你将有机会辅佐一位明君,共同兴国安邦;而十三年后,如果你有机会到济北的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那就是我留给你的信物了。”

老人说完那些话后,就转身离开了。那时天色已晚,夜幕深沉,虽然天空中挂着一轮淡淡的月亮,但光线还是太暗,张良看不清书上的字迹。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书抱在怀里,急匆匆地返回家中。到家后,张良稍微躺了一会儿,但心里始终惦记着那本书,想要快点儿阅读。不久,天就亮了。张良一骨碌从床上坐起,迫不及待地展开书卷开始阅读。他发现这本书分为三卷,每卷的卷首都写着“太公兵法”四个字,这让他既惊讶又高兴。张良知道太公就是古代的姜子牙,是一位精通各种战略战术的军事家,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虽然太公兵法名声在外,但张良之前从未有机会读过。这次老人把书传授给他,并让他诵读,张良猜想其中一定隐藏着高深的道理和玄机。于是,张良开始勤奋地阅读太公兵法,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他反复研读,用心琢磨,渐渐地,他对太公兵法三卷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古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张良因为反复阅读并深入研究了太公兵法,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对其中的精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不仅能够温习旧知识,还能从中产生新的见解和策略。后来,他在为汉朝的兴起出谋划策时,所依赖的正是他对太公兵法融会贯通后的智慧。至于那位在桥上遇到的老人,也就是黄石公,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有人甚至猜测他可能是黄石的化身,不是神仙就是鬼怪。但如果这个故事被编入普通的小说里,肯定会充满各种离奇的元素,比如神秘的洞府、神奇的法术等等。但我们现在是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来讲述这个故事,虽然有些书籍确实会谈到神仙鬼怪之类的内容,但那些大多只是寓言故事,很难当作真实发生的事件来看待。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推测,圯上老人黄石公很可能是周秦时代的一位隐士高人。他博览群书,对兵法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能够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玄妙思想。然而,由于他年事已高,担心自己的学问和兵法无法及时传承下去,所以他选择了张良作为自己的传人,希望他能够成为辅佐帝王的老师,将兵法发扬光大。后来,当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经过济北地区时,他惊讶地发现谷城山下果然有一块黄石。张良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那位桥上的神秘老人留给他的,于是他将黄石带回家中,恭敬地供奉起来。他回想起与老人在桥上相遇的情景,至今正好过去了十三年,这让他不禁猜测,难道那位老人其实还健在,特意留下这块黄石来履行他之前的承诺吗?然而,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虽然老人可能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随意地放置或移动石头。如果老人真的有能力这么做,那他为何不在张良去世后,将黄石与他一同埋葬在墓中,让它展现出某种神奇的变化呢?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块黄石只是老人为了激励张良,让他铭记自己的教诲而留下的一个象征。它并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只是张良心中对老人的一种敬仰和怀念的体现。现在,我们就不再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猜测和怪谈了,继续讲述接下来的故事吧。

秦始皇自从从上党安全返回都城后,因为博浪沙那次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他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轻易远离都城去远游,而是选择在宫中过着安逸的生活。这一住就是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他的心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怀念起外面的世界,想要再次出宫去游玩享乐。秦始皇心想,京畿地区作为秦国的中心地带,长期以来一直是秦朝的领土,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习惯了秦朝的统治,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发生。他觉得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不用担心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于是,秦始皇特意屏退了所有的仪仗队伍,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微服私访,悄悄地离开了皇宫。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引起路人的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他还随身带了四名勇猛的卫士,让他们也隐藏好兵器,不要显露出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保护他的安全。有一天,秦始皇正悄悄地微服出行,走在街上,突然他听到道路旁边有几个人在欢快地唱着歌。他们唱的内容大意是:

“有一个名叫茅初成的人,他获得了神仙的青睐,于是驾着龙升上了太清仙境。在仙境中,他时常在玄洲和赤城这两个美丽的地方游玩嬉戏,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这样的神仙生活将会代代相传,未来的日子也将充满希望和美好。如果皇帝您也想要学习这神仙之道,那么不妨在腊月的嘉平时节开始修行,或许您也能成为一位超凡脱俗的神仙。”

秦始皇听到这首歌谣时,心里感到有些困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他便向路边的几位老人询问这首歌谣所表达的意思。老人们便根据自己平日里的听闻,向秦始皇大致解释了一番。原来,在太原这个地方,有一位名叫茅盈的人,他深入研究道术,被当地人尊称为“真人”。而茅盈的曾祖父名叫茅蒙,字初成。据传说,茅蒙在华山中修行得道,最终成为了仙人,能够驾驭云雾和龙,甚至在白天就飞升到了天界。这首歌谣正是关于茅蒙的传说,它在太原城中广为流传,几乎每个人都能背诵,随口就能哼唱出来。秦始皇听后,面带喜色地问道:

“人如果真正得道,真的能够成为神仙吗?”

那些老人并不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当朝的皇帝,只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回答道:

“只要人心中有追求道的决心和信念,就有可能实现长生不老。而一旦达到了长生不老,那么成仙也就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秦始皇听了老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禁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他与这些和蔼可亲的老人道别,转身返回了宫中。回到宫中后,他回想起歌谣中的最后一句,便下了一道诏令,将腊月这个月份正式更名为“嘉平月”,以此作为他学习仙术、追求长生不老的一个起点和象征。秦始皇再次在咸阳的东部,精心挑选了一块地方,然后命人挖掘出一个大水池,并巧妙地引入了渭水,使其形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湖泊。这个湖泊非常庞大,长达二百里,宽有二十里,秦始皇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兰池”。在兰池之中,秦始皇下令用巨石堆砌成坚固的基座,然后在上面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和楼阁。他将这些建筑命名为“蓬瀛”,这个名字寓意深远,寄托了秦始皇将传说中的蓬莱和瀛洲两座仙山都囊括在内的美好愿望和痴想。不仅如此,秦始皇还从兰池中挑选了一块特别巨大的石头,命令技艺高超的工匠们将其雕刻成鲸鱼的形状。这条鲸鱼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长达二百丈,仿佛真的能在海中自由遨游一般。秦始皇将它放置在兰池中,当作是海中的真鲸鱼,为这片人工湖泊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生动。整个工程在工匠们的辛勤劳动下,仅仅用了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竣工之后,秦始皇便经常来到兰池,或漫步于湖畔,或登高远眺,将这里视为海上的神山,以此来满足他对仙境的渴望和向往。然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秦始皇的这种做法或许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显得有些“呆萌”,但这正是他作为一位伟大帝王,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的生动体现。

没想到那曾经被视为仙境般的宫殿,现在竟然成了盗贼的藏身之所,原本充满灵气的池塘也变成了盗贼的隐蔽地。在京城里,有几个凶恶的暴徒,他们逃到了兰池这一带,白天躲藏起来,夜晚则出来活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老窝。秦始皇对此一无所知,还每天照常来这里游玩,完全没有察觉到盗贼的存在。有一天晚上,月色明亮,秦始皇又带着他最亲近的四名贴身武士,悄悄地来到兰池边。可巧的是,这时那群盗贼正从藏身处出来,一见秦始皇等人,便立刻一拥而上,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企图对秦始皇进行夹击。秦始皇被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他连忙转身逃避,连退了好几步,整个人都被恐惧笼罩,不知所措。幸好,他身边的四名贴身武士迅速反应,拔出了锋利的刀剑,与那些盗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拼死奋战,武士们终于成功地将一名盗贼砍倒在地。然而,那些盗贼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凶狠,他们恶狠狠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武士们继续搏斗。但盗贼们毕竟是一群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战斗力和训练有素的武士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武士们又接连打倒了好几个盗贼。剩下的盗贼看到大伙伤亡惨重,自知无法再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他们发出阵阵呼啸声,四处寻找逃路,纷纷逃离了现场。秦始皇被这次的惊吓彻底打消了游玩的兴致,他急忙在武士们的保护下,被搀扶着回到了皇宫。第二天一早,他就发布了严厉的旨意,要求大规模地搜捕盗贼。关中地区的官吏们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派兵四处搜寻盗贼的踪迹。然而,在搜捕过程中,他们抓到了几个看起来像是盗贼但又不太确定的人。为了获取口供,官吏们对这些人进行了残酷的拷打,但还没等他们屈打成招,就已经被毒打致死在了刑具之下。官吏们随后便上奏报告给秦始皇,说他们已经抓到了几个“盗贼”,并且因为这些人已经“认罪”,所以就在当地处决了他们。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严厉地斥责官吏们,责怪他们防范不够严密,让盗贼有机可乘。他再次下令,要求官吏们务必加大搜捕力度,务必将所有的盗贼都抓捕归案,不得有丝毫懈怠。官吏们接到秦始皇的命令后,不得不再次行动起来,他们挨家挨户地进行稽查,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和盗贼。这样的行动给百姓们带来了好几天的困扰和不安,因为他们需要配合官吏们的检查,提供相关信息。直到二十多天后,这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才逐渐平息下来,官吏们也得以结束任务。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秦始皇深刻地认识到了微服私行的危险性,他担心再次遭遇类似的情况,所以从此之后,他就不再微服私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