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陈胜的陨落40(2 / 2)

当时,有个广平人叫召平,他曾经是陈胜的手下将领,奉命去攻打广陵,但打了十多天也没能打下来。就在这时候,他接到了陈胜已经去世的消息。召平心里明白,自己现在孤军奋战,很难坚持下去,更怕秦军会趁机来攻打他。于是,他决定渡过长江,向东撤退。为了给自己找个靠山,召平想了个办法。他对外宣称陈胜王其实还活着,并且假借陈胜的名义,任命项梁为上柱国,这是一个很高的官职。同时,他还给项梁传话:

“江东地区已经安定下来了,请项将军你立即率领大军向西进发,去攻打秦朝!”

项梁一听,信以为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带着他手下的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向西进军。在行军的过程中,项梁发现沿途有很多难民,他们扶老携幼,急匆匆地赶路,看起来非常焦急。项梁不知道这些难民为什么要这样匆忙地逃离家园,就命令手下的人去追上几个难民,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难民们告诉项梁说:

“现在东阳那边传来消息,说原来的县令被大家杀了,大家又推举了令史陈婴来领导我们。陈婴这个人一向宽厚待人,很能体谅我们百姓的艰难,所以我们这些人都想去投奔他,希望他能保护我们,让我们免受战乱之苦。”

项梁听了难民的话后,不禁感叹道:

“原来东阳还有这样贤能的令史啊!我应该先与他取得联系,邀请他一同攻打秦朝,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于是,项梁放走了那些难民,并命令自己的属吏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陈婴的敬意和邀请他共同抗秦的意愿。然后,他派了一名使者带着这封信去找陈婴。

陈婴平日里行事谨慎,为人谦逊,深受当地人的尊敬和推崇。自从东阳地区发生动乱以来,他选择避居家中,不愿直接卷入纷争之中。然而,东阳的年轻人们却自发地聚集起来,人数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了数千人。他们一怒之下杀死了县令,然后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推举陈婴作为他们的领袖。这些年轻人纷纷来到陈婴的家中,强烈请求他出山领导大家。尽管陈婴一再推辞,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大家的热情,只好答应前往县署。到了县署之后,陈婴开始着手整顿队伍,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队伍的纪律和秩序。同时,他还妥善处理了县令的遗体,将其安葬在合适的地方,以示尊重。陈婴的贤能和德行很快就在远近传开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短短几天之内,他的麾下就聚集了两万多人。众人再次想要推举陈婴为王,但陈婴却不敢轻易答应这个提议。他立刻回家向母亲禀报了此事,并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听后,摇了摇头说:

“自从我嫁入你们陈家,就从未听说过你们家族中有哪位祖先成为过显赫的贵人。由此可见,我们陈家一直以来都是出身寒微,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和地位。现在你虽然在县里任职,但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官吏,只是因为你平时为人忠厚老实,从不与人结怨,才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拥戴。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忠厚老实虽然是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品德,但它并不能让你突然之间就兴盛起来,更不能让你轻易地成为一国之君。如果你现在贸然接受王位,不仅无法享受这份荣耀,反而可能会因此招来灾祸。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局势未定,就像鸟儿不知道该飞向哪里一样,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因此,我劝你千万不要冒险行事,去贪图一时的名利和地位。你应该选择一个贤明的君主去辅佐他,这样无论事情成功还是失败,你都有个依靠和退路。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可以得到封赏和荣耀;如果事情失败了,你也容易逃亡,不会被人指名道姓地追杀。这才是你在乱世中应该采取的明智之举啊!”

这样非常小心谨慎,才能说真正尽到了母亲教育子女的责任,没有辜负“母教”这两个字。陈婴恭敬地答应了母亲的建议,走出家门时连连点头,表明自己已下定决心不接受王号,只愿自称东阳县长,保持谦逊和低调。就在这时,项梁派遣的使者恰好到来,递上了项梁的亲笔书信。陈婴接过书信,认真阅读了一遍。随后,他召集了手下的官吏和士兵,向大家宣布道:

“现在项氏家族特地致书邀请我们与他们联合,共同出兵向西攻打秦朝。我深知项氏家族世代都是楚国的杰出将领,威名远扬。特别是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两人英勇非凡,无愧于是将门之后。我们如果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与他们叔侄二人紧密合作,否则恐怕难以成功。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接受项氏的书信,与他们联合,并借助他们的威名和力量。这样,我们向西攻打秦朝时就会更有把握,不用担心不能成功!”

众人听了陈婴的话,都觉得十分在理。他们知道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名声在外,英勇无双,实力强大,自己难以与他们抗衡。因此,大家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趁早依附于他们,以此保全自己的城池和实力。于是,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没有人提出异议。陈婴见状,便立刻写好了一封回信,先派遣使者返回项梁的营地,将自己和部众愿意依附项梁的决定告知他们。随后,他拿着军籍,亲自前往项梁的营地,表示愿意率领自己的部众依附于项梁,并完全听从项梁的指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