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韩信背水一战的奇迹57(2 / 2)
“我是一个已经亡国的大夫,对于如何保存国家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请将军另请高明吧!我怎么敢参与商议这样的大事呢?”
韩信接着说道:
“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没能挽救虞国的灭亡,但到了秦国后,却辅佐秦国成就了霸业。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的计谋不好,在秦国时的计谋就巧妙,而是由于虞国没有采用他的计谋,而秦国采用了。这就是采纳与不采纳,听从与不听从,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如果成安君陈余能够听从并采纳您的计谋,恐怕我现在也已经被他擒获了。现在我虚心向您求教,希望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这才缓缓开口说:
“将军您曾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又擒获了夏说,接着向东攻打井陉,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成功击败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诛杀了成安君,还顺便杀死了赵王。您的名声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威名远播,连农夫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农具,争相一睹将军的风采。这些都是将军您的长处,无人能及。但是,经过多次战斗,您的军队已经非常疲惫了,很难再承受新的战斗。如果现在将军您决定去攻打燕国,燕国人一定会依托坚固的城池进行固守。到时候,将军您想战不能战,想攻不能攻,形势就会变得非常危急。时间一长,粮食也会耗尽。如果燕国仍然不屈服,齐国又趁机崛起,两国相互支持,那么刘项之间的胜负就很难决定了。这反而会变成将军您的短处,岂不是太可惜了!自古以来,优秀的将领用兵,都是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切不可用自己的短处去硬碰敌人的长处。”
韩信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连忙追问道:
“您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做呢?”
李左车回答道:
“为将军您考虑,最好的策略是暂时停止军事行动,让军队得到休息,同时安抚赵国的百姓。在百里以内的范围内,如果有百姓自愿送来牛和酒等物资,您可以用来犒劳将士,提振他们的士气。另外,您可以暗中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一封书信,去向燕王阐明利害关系。燕王一定会畏惧将军您的威名和声势,不敢不从。等到燕国已经归顺之后,您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向东攻打齐国了!届时,齐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即使有再聪明的谋士,在那种情况下也无可奈何了。这就是所谓的‘先声夺人,后实击之’的兵法策略,请将军您慎重考虑并采纳。”
韩信听后非常高兴,对李左车的建议大加赞赏,并立刻给予他优厚的待遇,让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接着,韩信专门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说客,带着书信前往燕国。燕王臧荼因为害怕韩信的威名,便请求投降,并回信给韩信表示归顺。韩信收到燕王的投降书后,又派人将这一好消息报告给汉王,并请求汉王加封张耳为赵王,让他统治赵国。汉王听说燕国和赵国都已经平定,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就按照韩信的建议,册封张耳为赵王,并命令韩信率领军队继续攻打齐国。就在韩信准备出发的时候,他又接到了随何的书信报告,说随何已经成功说服了九江王英布,英布很快就会投降。这真是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汉王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随何出使九江的事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已经讲过了。
之前,随何抵达九江时,九江王英布只派了太宰来接待他,并让他住在客馆里。一连三天过去了,英布都没有允许随何进见。随何于是对太宰说:
“我奉汉王的命令前来与大王交谈,但大王却找借口不见我,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天了。我猜想大王的心思,无非是觉得楚国现在势力强大,而汉朝相对较弱,所以还在犹豫不决。但大王又何必拒绝与我见面呢?如果我说的话符合大王的心意,大王就可以听从;如果我说的不合大王的心意,大王大可将我们二十人斩首示众,然后把我们的首级挂在市集上,再献给楚王,这样岂不是更加直接痛快!希望您能代我向大王转达我的诚意。”
太宰进去向英布禀报后,英布才传唤随何进来见面,并让他坐在自己的左侧。随何于是开口说:
“汉王派我到这里,是特地来问候大王的近况,并且汉王还嘱咐我,让我代他问大王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大王您唯独与楚国关系亲近呢?”
英布回答说:
“我曾经是楚国的臣子,向北称臣侍奉楚王,所以自然与楚国的关系比较亲近了。”
随何接着又说:
“大王您与楚王,同样都是诸侯国的君主。现在您选择向北侍奉楚国,想必是觉得楚国强大,可以作为依靠。然而,当楚国攻打齐国时,项王亲自上阵,身先士卒,连筑城墙的劳作都亲自参与,这时您作为楚国的盟友,理应亲自率领大军,作为楚国的先锋部队。但为何您只派了区区四千人前去会合楚军呢?难道作为楚国的臣属,您就是这样敷衍了事的吗?再者,当汉王攻入彭城的时候,项王因为还在齐国征战,一时之间无法赶回来救援。而大王您距离彭城较近,本应尽早统率大军出击,渡过淮河奋力抗争。然而,我却没有听说您派出一兵一卒越过淮河去救援,只是坐视楚汉相争的成败。难道您作为依附于楚国的一方,就是这样袖手旁观的吗?大王您名义上是侍奉楚国,但实际上并没有为楚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将来如果项王发怒,一定会归罪于您,前来声讨。到那时,不知大王您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
英布听完随何的话后,陷入了沉思,没有立即回答。随何见状,再次开口劝说道:
“大王您看楚国强大,可能就觉得汉朝弱小。但实际上,楚国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已经引起了天下的不满和反感,很多人都不愿意臣服于它。想想看,项王背弃盟约,杀害了义帝,这是多么不道德的行为啊!现在,汉王高举正义的大旗,讨伐逆贼,召集诸侯,坚守成皋、荥阳等地,从蜀地运送粮食,深挖沟壑,高筑城墙,与楚国形成了相持的局面。楚国的军队千里迢迢地深入敌后,现在已经是进退两难,形势非常危急。强大的势力也会逐渐转为弱小,他们现在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即使楚国能够战胜汉朝,但那些诸侯们也一定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楚国。毕竟,众怒难犯,楚国又怎么能不败呢?所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楚国实际上远远不如汉朝。现在,大王您如果不愿意与汉朝联合,反而去依附那个看似强大但实则内部空虚、危亡在即的楚国,这不就是自己在耽误自己的前程吗?虽然我们现在手中的九江军队未必能够灭掉楚国,但如果大王您背弃楚国而与汉朝联合,项王一定会前来攻击我们。但只要我们能够将项王牵制住几个月的时间,汉王就可以稳稳地取得天下。到那个时候,我和大王您一起回到汉朝,汉王自然会裂土分封,将九江重新归还给大王您。这样,大王您才能真正地高枕无忧。否则的话,大王您不仅会背负恶名,还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楚国还没有灭亡,九江就已经开始动荡不安了。而且,即使项王不记恨以前的恩怨,他也一定会找借口来与大王您发生冲突。所以,大王您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啊!”
随何的话一步步深入,逐渐打动了英布。英布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离开座位,凑近随何耳边小声说:
“我会听从你的建议,但是最近先不要声张出去,稍微等待几天,然后再正式宣布这个决定。”
随何听后,便告辞回到了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