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韩信自立为王63(1 / 2)

韩信再次派遣灌婴去攻打博阳,同时曹参也进军攻略胶东地区。博阳这个地方由田横负责防守,田横听说田广已经死了,就自己封自己为齐王,出兵驻扎在嬴下,想要拦住灌婴的军队。灌婴指挥士兵们奋力攻打,把田横打得没有退路,力量也用尽了。最后,田横只好带着几十名骑兵,逃到梁地去找彭越投靠了。还有田横的同族田吸,和田横分头逃跑,跑到千乘这个地方时,被灌婴单人匹马追上,也被杀死了。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齐国的士兵了,所以灌婴就把田横的首级砍下来挂在旗杆上示众,然后回到军营报告战功。正好这时曹参也拿着一个首级,胜利归来。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是胶东的守将田既的首级,是曹参杀死的。曹参已经平定了胶东地区,回来交令。两位将领一起回到大营,向韩信报告情况。韩信把他们的战功记录在案,并且把在齐地缴获的财物,分赏给将士们,具体怎么分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当韩信成功平定了齐地之后,他便萌生了要做齐王的念头。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汉王那里,一方面报告胜利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请求汉王正式册封他为齐王。那时候,汉王正在成皋养病,不过他的病已经痊愈了。之后,他又前往栎阳去检查城墙的守卫情况,在那里逗留了四天,然后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广武的军营。说来也巧,韩信派去的信使也刚好在那个时候抵达了广武,并把信交给了汉王。汉王刚翻开信看了一半,就气得火冒三丈,他说道:

“我被困在这里,日日夜夜都盼着他能来帮我,他不但不来,反而还想自立为齐王吗?”

张良和陈平就在汉王身旁,他们连忙走近汉王,轻轻地用脚尖触碰汉王,以示提醒。汉王毕竟心思敏锐,立刻察觉到了他们的示意,于是停止了责骂,并把韩信的原信递给了张良和陈平看。信中大意是说,齐地的人善于伪装,性情反复无常,而且齐国南部靠近楚国,难免会发生再次叛乱。因此,韩信请求汉王暂时允许他做代理齐王,以便能够稳定局势。张良和陈平看完信后,凑近汉王的耳边,轻声对他说:

“现在汉军正处于不利的局面,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现在不如就让他做齐王,为我们守住齐国,还可以作为我们的声援力量。否则,恐怕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故。”

幸好张良和陈平及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汉王于是又假装生气地呵斥说:

“大丈夫既然能够平定诸侯,那不妨就直接做个真正的王,为什么还要做什么代理王呢!”

他的态度转变得非常快。接着,他打发走了韩信派来的使者,让韩信耐心等待册封的消息,使者就自行离去了。随后,汉王派遣张良带着王印前往齐国,正式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得到王印后非常高兴,并热情地款待了张良。张良又向韩信转达了汉王的意见,劝他发兵攻打楚国,韩信也满口答应了下来。张良在韩信那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宴席后,便告辞返回了。

韩信选了个黄道吉日,自封为王,并且大规模地检阅了自己的军队,准备攻打楚国。就在这时,楚国的使者武涉突然前来请求见面。韩信心里暗自思量,我与楚国是敌对关系,他们怎么还会派使者来呢?想必是想派来说服我的吧,但我心里早有打算,见一见也无妨。于是,他吩咐身边的人把武涉带了进来。武涉是盱眙人,口才非常好,一直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助手。项羽得知齐地确实已经被韩信占领的消息后,心里非常震惊,所以派遣武涉前来游说韩信,希望能用离间计来挑拨韩信和刘邦的关系。武涉一见到韩信,就恭敬地行礼祝贺。韩信也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礼,并且微笑着说:

“你来祝贺我,是有什么目的吧?无非是为了项王,想来当说客,那就请把你的话都说出来吧!”

武涉接着详细地说道:

“天下百姓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楚汉两国才齐心协力共同攻打秦朝。现在秦朝已经灭亡了,大家分疆裂土,各自为王,这时候正是应该让士兵们休息,与百姓一起开始新生活的时候。然而汉王却又起兵向东进发,侵占他人的土地,抢夺别人的资源,还胁迫诸侯国,与楚国相争。由此可见,汉王真是贪得无厌,他的志向在于吞并整个天下。您智谋过人,难道还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吗?再者,汉王以前曾经落入项王手中,项王不忍心杀他,反而让他统治蜀汉之地,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可是汉王却不念旧情,又反过来攻打项王,如此狡诈多变,这样的人还值得您亲近和信任吗?您自以为得到了汉王的亲近和信任,为他竭尽全力,但我担心您将来也会遭到他的背叛和陷害,被他擒获!您想想看,您现在能有这样的地位和成就,实际上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对汉王构成威胁,汉王为了笼络您才不得不这样做。您现在所处的境地,其实还是进退自如的时候,如果向左投靠汉王,汉王胜了,您可能会受到威胁;如果向右投靠项王,楚胜了,您自己就不会处于危险之中。项王与您本来就有交情,他时常挂念您,一定不会辜负您!如果您还是不肯深信,最好是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各自称王。这样楚汉两国都不敢与您为难,这才是保全自己、确保安全的最好策略啊!”

从为韩信打算的角度来看,这个策略确实是最理想的。韩信笑着回答道:

“我以前在项王手下做事时,官职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也不过是个执戟卫士,我的话他不听,我的计策他也不采用,所以我才离开楚国归顺了汉朝。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交给我指挥数万士兵的权力,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让给我吃。如果我背叛了汉王的恩德,一定会遭到不测。我已经发誓要誓死效忠汉王了!请您代我向项王表达我的谢意。”

武涉见韩信心意已决,无法再劝说他,只好告辞回去了。

韩信送走了楚国的使者武涉后,有一个人跟了进来。韩信回头一看,原来是蒯彻,于是连忙邀请他入座。蒯彻开口说道:

“我最近学习了相术,我观察您的面相,觉得您最多只能封侯,但观察您的背影,却感觉您的富贵程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韩信听了觉得非常惊奇,料想蒯彻话里有话,于是又带着蒯彻来到了密室,屏退左右,与他单独深入交谈。蒯彻继续说道:

“秦朝灭亡后,楚汉两国为了争夺天下,不顾百姓的死活,只是一味地争斗。项王从彭城起兵,转战各地,一直打到荥阳,威震四方。但现在他却被困在京索地区,连续多年无法再向前推进。汉王则率领着数十万大军,占据了巩县和洛阳这两个战略要地,倚仗着山河的险要,虽然每天与敌人交战数次,却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反而屡战屡败。这就是所谓的智勇都陷入了困境。我分析现在的大势,如果没有圣贤之人出现,这场争斗是不会轻易停止的。您在这个时机崛起,处于楚汉之间,您的立场将决定楚汉两国的命运。如果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胜利;如果您帮助项王,项王就会胜利。可以说,楚汉两位主公的性命都掌握在您的手中。如果您能听从我的建议,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中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以您的卓越才能,占据着强大的齐国,如果再能吞并燕赵之地,等到时机成熟,向西进攻,为百姓请命,那么谁会不服从您呢?哪个国家会不归顺您呢?将来您就可以主宰天下,分封诸侯。诸侯们都会对您心怀感激和敬畏,纷纷前来朝拜齐国,这不就是霸王的伟大事业吗?我听说,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不抓住,反而会招致灾祸;时机到来如果不行动,反而会遭受不幸。希望您能深思熟虑,不要忽视我的这番话!”

韩信说道:

“汉王对我非常厚待,我怎么能为了追求利益而背弃道义呢?”

蒯彻又劝道:

“从前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他们曾约定为生死之交,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情产生了误会,两人最终反目成仇,在泜水一战中,陈余被杀。您自己想想,您与汉王的交情,能比得上张耳和陈余吗?您所处的嫌疑之境,难道仅仅像张黡、陈泽的事情那样简单吗?然而您却仍然想要保全自己的忠信之名,认为汉王是个好人而追随他,这岂不是大错特错!再来看越国的大夫文种,他帮助越国复兴,使勾践称霸,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终却还是被勾践所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您的忠信,想必也不过就像大夫文种那样罢了。而且我听说,勇略过人以至于让君主感到威胁的人,往往会自身难保;功劳盖过天下的人,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封赏。现在您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如果您归顺汉王,汉王一定会对您有所畏惧;如果您归顺楚王,楚王又不会信任您。那么您究竟打算怎么办呢?”

虽然蒯彻的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但韩信心中不免产生疑虑,因为蒯彻与汉朝并无仇怨,为何要劝自己背叛主公呢?于是韩信对蒯彻说:

“先生请先稍等,让我仔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蒯彻见状,只好先告辞离开。过了几天,韩信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蒯彻便再次前来见他,劝他果断做出决定,消除疑虑,千万不要错过时机。然而韩信终究不忍心背叛汉朝,又自认为功劳巨大,觉得汉王不会对自己下手,于是决定拒绝蒯彻的建议。蒯彻担心自己继续留在韩信身边会招来祸患,于是假装疯癫,跑到别的地方去装神弄鬼、当起了巫师。韩信听说蒯彻离开了,也没有派人去挽留他。但韩信心里却始终忐忑不安,于是将兵马停驻在原地,等待汉王的进一步指示。既然已经拒绝了蒯彻的提议,按照常理,韩信应该立即发兵攻打楚国才对,但他却偏偏按兵不动。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他的真实意图,也让人为他的未来担忧。

汉王在广武坚守了许多天,每天都期盼着韩信能来增援,但韩信却始终没有出现。于是,汉王决定封英布为淮南王,派他再次前往九江,目的是截断楚军的后路。同时,汉王还给彭越写了封信,让他继续攻打梁地,以此来切断楚军的粮道。所有的布置都安排妥当后,汉王还是担心项王会因为粮食耗尽而想要撤退。为了更进一步牵制项王,汉王又拿出了被项王俘虏的父亲太公,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威胁。汉王甚至担心,项王可能会在愤怒之下将太公杀死,那局势就会更加危急。因此,汉王立刻召集张良和陈平,一起商议如何救出太公的方法。张良和陈平两人一同说道:

“项王现在粮食短缺,肯定会想要撤退回到他的领地。这正是我们与他进行和谈,救回太公和吕后的好时机。”

汉王听后,思考片刻说:

“项王性情暴躁,很容易发怒,如果我们要派使者去和他谈判,必须要选一个合适的人,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无虞。”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