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吕氏末日倒计时81(2 / 2)
“先生,您觉得我有什么心事呢?”
陆贾继续说道:
“您身为丞相,享受着三万户的封邑,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应该没有其他什么可期望的了。但我看您还是免不了忧虑,我猜想是不是因为皇上年幼,国家局势不稳,吕家又专权执政让您感到担忧呢?”
陈平回答道:
“先生您猜得完全正确。那么,请问您有没有什么高明的计策,能够让我们转危为安呢?”
难道聪明人就不需要向他人请教吗?陆贾感慨地说,
“天下安稳时,人们会关注丞相;天下危急时,人们会关注将领。如果将领和丞相能够和睦相处,众人就会归心附从。即使天下有变故,也不会导致权力分散。权力不分散,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现在国家的安危,掌握在两个人手中,一个是你,一个是绛侯周勃。我常常想向绛侯提出建议,但担心他和我关系太亲近,把这些话当作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你为什么不和绛侯交好,加深感情,互相扶持呢!”
陈平还有些犹豫,陆贾又和他低声交谈了几句,陈平才连连点头,表示愿意听从陆贾的建议。于是陆贾和陈平告别,自己离开了。
原来,陈平和周勃虽然在同一个朝廷里做官,但两人的意见并不怎么一致。想当年高祖皇帝在荥阳的时候,周勃曾经举报过陈平接受贿赂,虽然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两人之间总觉得还有些疙瘩没解开。所以,他们平时一起工作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挺和睦的,但实际上心里都各有想法。后来,陆贾给陈平出了个主意,让他和周勃搞好关系。于是,陈平就特地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邀请周勃来喝酒。等周勃一到,陈平就热情地招待他,请他入座,两人面对面坐着,举杯共饮。宴席上,有人劝酒,有人奏乐,真的是让人心情舒畅,吃得也开心。这场宴会持续了好久才结束。之后,陈平又拿出五百金,给周勃祝寿。周勃一开始不肯收,但陈平派人直接送到了周勃家里。周勃只好表示感谢,然后就离开了。
过了几天,周勃也设宴回请陈平,按照之前陈平宴请他的规格来招待。陈平当然欣然前往,一直喝到尽兴才回家。从那以后,两人经常互相往来,免不了会谈到国家大事。周勃心里也暗暗怨恨吕家的人,自然和陈平志同道合,开始提前筹划对策。陈平对陆贾的口才和智慧深感佩服,特别赠送给他一百名奴婢、五十辆车马和五百万钱,让他去结交朝廷中的公卿大臣,暗中联络感情,以便将来可以作为他们的得力助手,共同对付吕家。陆贾便开始四处结交人脉,劝说他们放弃支持吕家,转而支持刘家。许多朝臣都被他说服了,不再愿意听从吕家的指挥。这样一来,吕家的势力就日渐衰落了。然而,吕产、吕禄等人却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依然仗着手中的权势,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正值三月上巳节这天,吕太后按照民间习俗,亲自到渭水边举行祓除不祥的仪式。仪式结束后,她就准备返回宫中。当她经过轵道时,突然有一个东西冲了出来,形状像只大狗,一口咬住了她的衣服腋下的位置,疼痛难忍,让她忍不住大声呼喊起来。卫士们慌忙上前保护她,但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见太后呜咽着问:
“你们看见一只大狗了吗?”
卫士们都回答说没有看见。太后环顾四周,也什么都没有发现。于是,她只好强忍着疼痛回到宫中,脱下衣服仔细检查,发现腋下已经青肿起来,这让她更加惊恐疑惑。吕太后立刻把太史召进宫来,让他占卜一下吉凶。太史通过占卜得到的卦象显示,是赵王如意在作祟。太史便如实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太后。太后对这个结果半信半疑,但还是姑且命令医官前来为她治疗。然而,无论是外敷的药还是内服的药,都没有任何效果。无奈之下,太后只好派遣内侍前往赵王如意的墓前,代为祈祷免除灾祸,但这也同样没有效果。可能是因为时运不济,被鬼神所迷惑。白天的时候,太后还能勉强忍耐疼痛,但到了夜晚,疼痛更加剧烈,几乎让她无法忍受。幸亏吕太后的身体一向强健,所以暂时没有立刻死去。直到夏天结束,秋天来临,她才被病痛折磨得全身气血耗尽。虽然她忍受了三五个月的痛苦,但这些痛苦与她所犯的过错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她整天躺在床上,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再站起来了。于是,她任命吕禄为上将军,负责统领北军,吕产则负责统领南军。并且,她把这两个人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说:
“你们被封为王,大臣们大多心中不满。如果我一旦去世,难免会发生变故。你们两人必须守住军队,保卫皇宫,千万不要轻易外出。即使在我出葬的时候,你们也不必亲自送葬,这样才能避免被人控制!”
吕产和吕禄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听从她的嘱咐。
又过了几天,吕太后竟然在未央宫去世了。她在临终前留下遗诏,任命吕产为相国,审食其为太傅,还让自己的外孙女、吕禄的女儿做了皇后。吕产在宫内负责办理丧事,吕禄则在宫外巡视,两人的防备工作做得非常严密。当太后的灵柩要运往长陵安葬时,他们按照太后的遗嘱,没有亲自去送葬,而是分别率领着南北两军,守卫在皇宫内外,一点都不敢放松警惕。陈平、周勃等人虽然心里很想除掉吕家的人,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只能耐心地等待。只有朱虚侯刘章,通过询问自己的妻子,才得知吕产和吕禄严格遵守吕太后的遗言,牢牢地控制着皇宫。他心里暗自思量,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一定会趁机作乱。而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没有能力除掉这些奸臣,所以只能从外部发起攻击,才能更好地对付吕产和吕禄。于是,他秘密地派遣自己的亲信官吏前往齐国,向他的哥哥刘襄报告,让他发兵向西进攻,而自己在都城中作为内应。他向刘襄承诺,如果能成功诛灭吕家的人,就拥立刘襄为皇帝。
刘襄接到刘章的密信后,立刻与他的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以及中尉魏勃等人开始筹划,调动兵马,准备选个日子就出发。但这件事情被齐相召平知道了,他马上派兵进驻王宫,表面上说是来保护王宫的安全,实际上是想控制刘襄。刘襄被召平的军队限制住了,行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他赶紧和魏勃等人私下里商量应对的好办法。魏勃一向聪明有计谋,这时他为刘襄想了个办法,便去见召平,假装和刘襄关系不和,低声对召平说:
“齐王没有得到朝廷的虎符,就擅自想要发兵,这简直就是叛乱的行为。现在相君您派兵围住齐王,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我愿意为相君您效劳,帮您指挥士兵,阻止齐王轻举妄动,不知道相君您是否愿意让我为您效力呢?”
召平听了魏勃的话后非常高兴,于是把兵符交给了魏勃,并任命他为将领,自己则在相府中安心居住,一点也没有加强防备。突然,有人前来报告说发生了祸事,原来是魏勃从王府撤走了围兵,转而包围了相府,并且很快就到了。这一下可把召平吓坏了,他手忙脚乱地命令守门官吏关上大门,前后都加强守护。但仅仅过了一会儿,门外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和马匹,他们东冲西突,南呼北喊,整个相府的大门已经被魏勃的军队四面围住,眼看就要被攻破了。召平不禁长叹一声,感慨地说:
“道家有句话说得好,该做决定的时候犹豫不决,反而会因此遭受祸乱。我自己不能果断地做出决定,反而把权力交给了别人,结果却遭到了反噬,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说完,他便拔剑自杀了。这个召平可能与那位东陵侯同名但并非同一人。等到魏勃攻破城墙,冲进相府时,发现召平已经自杀身亡,于是就没有再动手,而是回去向齐王刘襄报告。刘襄听后,便任命魏勃为将军,准备发兵,同时还任命驷钧为丞相,祝午为内史,并着手准备檄文,号召天下四方共同响应。
这个时候,离齐国最近的有琅琊、济川和鲁这三个国家。济川王是后宫所生的儿子刘太,鲁王则是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他们俩都是吕家的亲信,所以不方便和他们联系。只有琅琊王刘泽,他的辈分最高,而且和吕家的关系也不怎么亲近(这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提到过了)。按道理来说,他可以成为齐王的后援。于是齐王就派祝午去见刘泽,约他一起起兵。祝午还担心刘泽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所以在出发前,他悄悄地和齐王说了几句悄悄话,然后才上路。祝午到达琅琊后,与刘泽见了面,他立刻上前说道:
“最近我听说吕家的人在朝廷里捣乱,情况非常危急。齐王刘襄打算起兵向西进发,去讨伐并消灭这些乱臣贼子。但他担心自己年纪轻、威望不够,又不懂军事,所以派我前来,恭敬地邀请大王您。大王您经验丰富,经历过很多战斗,又深受大家的爱戴,齐王愿意把整个国家都交给您来指挥。希望您能尽快到临淄去,主持军务!我们打算立即联合其他两国的兵马,一起向西进军关中,平定这场内乱。等到将来有人登上皇位,除了大王您,还有谁更合适呢?”
话说得好听的人,心里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刘泽本来就不满吕家的统治,再加上听了祝午那一番对他颇为有利的说辞后,便立刻与祝午一同启程。他们抵达临淄后,齐王刘襄表面上对刘泽表示热烈欢迎,但实际上却在暗中对他进行监视和控制。接着,刘襄又派遣祝午返回琅琊,假借刘泽的名义,调动琅琊的全部兵马,向西攻打济南。要知道,济南原本是齐国的领土,后来被吕太后割让给了吕王,所以齐王起兵反抗时,首先就选择了攻打济南。与此同时,他还向各国列举了吕家的种种罪状,并通报给各国,大致内容如下:
高祖皇帝平定天下后,分封了许多子弟为王。悼惠王去世后,惠帝派遣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然而,惠帝驾崩后,吕后掌权,她听信吕家人的话,擅自废黜并重新立帝,还杀害了三个赵王,灭了梁国、赵国和燕国,改封吕家人为王,并把齐国一分为四,分别是琅琊、济川、鲁国,加上我所在的齐国,一共四个封国。尽管有忠臣进谏,但皇帝被迷惑,没有听从。现在吕后已经去世,皇帝年纪尚轻,还不能治理天下,自然需要依靠大臣和诸侯。然而,诸吕又擅自给自己加官进爵,聚集军队,展示威严,劫持列侯和忠臣,假借皇帝命令来号令天下,使宗庙社稷陷入危险之中。因此,我率领军队前来,要诛杀那些不应该为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