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就是这样子的_分节阅读_第1187节(1 / 2)

  陆北一指点出,炙烈霸道的太阳真火铺天盖地席卷而下,冲溃诛仙剑阵的瞬间,金焰汇聚化作三足金乌虚影。

  大日当空,繁星缥缈,此为鲲鹏+金乌的天命唯一。

  四大妖神有组合技,且非常强大,单个妖神敌不过大天尊,四大妖神齐聚,大天尊必须持有天书才能抗衡。

  随着陆北的修为越发强大,眼界也就越来越高,他虽未亲眼所见,但凭借自身推演,完全可以想象出四大妖神和大天尊对抗的画面。

  四大妖神稳居上风,可无论如何都敌不过大天尊……

  推演的结果就是如此。

  陆北缺少烛龙血脉和对大天尊的直观认知,渲染模板遭遇素材缺失,只能看到开头和结果,无法推演中间过程。

  不重要,至少目前不重要。

  姬龙城不是大天尊,远远不是,他比万道之师差太远,比弃离经和中宫黄帝又差一截,三神鸟全力以赴,再加上天人合一等神通,此战姬龙城必败无疑。

  败,就去死!

  陆北眸中凶光绽放,他不清楚弃离经能拖住黄泉界多久,很可能压根就不会拖延,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必须速战速决。

  嗡嗡嗡——

  阴阳化易,清升浊降,虚空分为两色,幻灭一切有形无形。

  姬龙城身躯一滞,背后一尊人皇法相虚影现世,手提王道之剑劈开阴阳混沌。

  剑入泥泞,斩之不易。

  在陆北天人合一的状态下,各方各面都比姬龙城高出了一点点,别小看这一点点,直接影响了双方掌握法则的强弱。天道给陆北开了后门,和鲲鹏大神之命全属性压制,永远比对方强一线又是一种概念。

  姬龙城眉头紧锁,摇身一晃化作三头六臂模样,六臂掌四件至宝,依次是斩妖台、诛仙剑、伏魔鼎、荡魂幡。

  斩妖台斩妖,斩妖屠神,无往不利;

  诛仙剑诛仙,诛仙戮神,攻无不克;

  伏魔鼎伏魔,伏魔索念,战无不胜;

  荡魂幡灭鬼,荡魂陷煞,所向无敌。

  再加上初代姬皇、初代人皇、人族祖龙镇压气运的金龙印,五件至宝分别对应妖、仙、魔、鬼、人,天道之下万物尽在其中。

  此时的天道概念中,魔的存在非常稀薄,故而伏魔鼎威力最差,金龙印是姬龙城性命相修的至宝,故而金龙印威力最强。

  五件至宝以金龙印为主,妖、仙、魔、鬼分列四方,按四灵五象落位,衬托人道为天道之下第一至尊。

  浩荡金光透破虚空,撕裂稳固的空间壁垒似充气玩物,绝强的气息以姬龙城为中心爆发,溢散虚空洪流,吹散太阳真火构建的大日虚影,并压得星光忽明忽暗。

  “不差!”

  陆天帝点评一句,周身金红之光暴涨,九步踏出,拳倾天下。

  九朵白色莲台绽开,天命唯一,造化至高,三神鸟大神通一并施展,距离四大妖神合力,只差烛龙跳出万物之外的超脱永恒。

  差一点便是差了一个天地,但对付姬龙城足矣,若有不足,拿天人合一补上便是,反正四大妖神和大天尊原本就是同事关系,天人合一亦是同级别的大神通。

  甚至更强!

  轰——

  气势碰撞,意志比拼,剧烈的撞击之下,乾坤颠倒,阴阳逆乱,地火水风轮转不休,一切复杂的异象都宛若开天辟地。

  三头六臂的姬龙城倒飞而出,身影没入人皇法相虚影,他口鼻耳目溢血,为冷漠面容添上三分煞气。

  陆北退后三步,抬手抹去嘴角血渍,望着凝聚为实体的人皇法相,眸中凶光绽放,背后立起一道纯白虚影。

  天帝法相!

  天帝一袭素白,衣袂飘飘,超凡脱俗,周身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衣带为万千谶言所化,衣襟袖口隐现天道符箓。

  观天帝法相面容,呈混沌阴阳之貌,有万千变化,无法直观本相。

  这尊天帝法相是陆北集一生感悟所化,借天帝大印、天道天书锻造而来,因野心极大,是其破局之关键,所以天帝法相目前只是一个轮廓,距离化虚为实遥不可及。

  他自己都认为法相为真的可能微乎其微。

  可即便只是一道虚影,仍给姬龙城带来了无边压力,他每进一步,天帝便压他一步,每出一击,天帝便回以更厉害的颜色。

  打到现在,他一次上风都未得手,明知天帝攻心为上,欲以极大悬殊重创他的道心和意志,仍旧免不了一阵气馁。

  此时的姬龙城虽不说是中宫黄帝、云作雨面对万道之师,但也有曾经陆北面对弃离经的无奈,无计可施,对方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强于自己。

  大战之中,信心若失衡,必败无疑。

  姬龙城深知此理,立身险恶境地,危机四伏,索性祭出自身最强神通。

  但见他眸中金光一闪,人族气运金龙咆哮而出,百万丈金龙近乎实质一般,托起人皇法相高高在上。

  姬龙城举起六臂托天,斩妖台、诛仙剑、伏魔鼎、荡魂幡、金龙印五件至宝气息相连,以人皇法相为承载之物,孕育一件威力堪比先天灵宝的强大法宝。

  一幅遮天画卷徐徐铺开,图有五方,人间万道居中,天地万物统合为一体,名曰——苍生问道图。

  姬昌视为性命的皇道霸业图,比起他的老祖宗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姬昌想的是单一一个人道,姬龙城想的是万道苍生,格局高下立判。

  “天帝,还要继续吗?”

  “为什么不呢,血流横河岂不美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