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2 / 2)
无论如何, 这篇过程严谨求证的报道, 出现在了画风完全不符的音乐小报杂志上, 有了一种奇奇怪怪的搞笑气场加成。
炸弹放出来的第一天, 大家都以为是杂志要转型寻求新思路,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福尔摩斯上身,乐意求证各种千奇百怪的小道消息,于是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李斯特疑似收了一个日本学生。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浪漫社收到了真正的音乐学生, 可不是一件小事。
学音乐的人千千万,最终从事音乐相关行业的人十不存一, 走上职业演奏家道路的万里挑一。一个普通的音乐老师, 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教出一个做钢琴老师的学生。
跟读音乐大学来跟着任课老师学习的不同,狗卷荆这样的年纪, 可见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这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真的称得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亲密, 是奔着继承衣钵去的。
主流音乐家门也顾不上平时的龌龊摩擦,快速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这事……可能吗?”
“不过小杂志喧哗取众吧。”
“李斯特收了一个日本学生?我宁愿相信他睡了一个日本女人。”
他没明说,但大家都听懂了他的潜台词,私生子。
“日本女人?他能看得上?”
“那可不好说,毕竟是李斯特嘛。”
能说话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坐在后排的有一个年轻人也有亚洲血统,他愤愤不平想开口说话,却被同伴按住了手。
坐在这里的人都是所谓的“主流音乐人”,其实不过是趋附贵族所喜爱的,他们的创作和演奏全部都往贵族喜欢的方向靠拢,他们的地位根据和贵族绑定的程度以及贵族的地位决定。
最高一层的,是被供养的音乐家,能坐在桌边说话的几个人就是被大贵族供养的,后面的都是被中小贵族供养的,层级分明。往下一层,就是被资助的音乐家,他们就连坐下的位置都没有,只能站在外围。
音乐本来不应该这样的,它不是等级分明的东西,不存在谁比谁的音乐更加高贵。
但在这里,就是这样。
中心坐下的人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坐下,为什么会在这里,外围坐下的人,或多或少察觉到了一点“真相”,站着的人,他们或许连自己为什么能站在这里都不知道。
坐在中心的一位中年音乐家扫过站着的年轻人,状似不经意提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少了。”
“出彩的孩子少了。”
“明明是欧洲的音乐,现在出头的都是什么人啊。”说话者明显有地域歧视,这种歧视在外是很可耻的,在这里却很常见。
其他人纷纷附和,批评年轻一代的音乐家,特别是杂志上的狗卷荆,把他的演奏和拉二说得好像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