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377(1 / 1)

  总之,刘彻诏书一下,陈阿娇就变成长公主了,明面上,刘康就直接叫陈阿娇为姑母,这也让刘康很不习惯,毕竟以前都是叫阿母的,风瑜直接说道:“私底下你愿意如何就如何,礼法上头,阿母就是你姑母,现在明白了?”

  不管称呼如何乱七八糟,将陈阿娇册封为长公主之后,刘彻似乎就像是一口气泄了一样,很快就倒了下去。刘彻这把年纪了,实际上大家都已经有了准备,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没人敢出差错。虽说这年头明面上已经不搞人殉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废止,你真要是得罪了皇帝,让你殉葬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因此,现在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刘彻的生存质量,而不是想着延续他的寿命。

  刘彻对于这事也早就有了预料,一向脾气不算好的他如今反而是心平气和起来,他随时躺在那里,却是有条不紊地一个个接见大臣,将自己最后的命令一条一条地布置下去。他这辈子习惯了搞各种各样的制衡,如今到了临终的时候,更是要将制衡做得更好,免得回头幼子登基,下面的人抱团将他架空,落得如惠帝一样的下场。

  在接见大臣的时候,风瑜都带着刘康躲在屏风后面,听着刘彻与那些大臣之间的君臣对话,然后等到人走之后,刘彻再进行考教,刘康不懂得地方,他就会直接点破,让刘康不要走无所谓地弯路。

  老实说,一开始的时候,刘康对刘彻其实没有多少感情,毕竟,在他生命的前面几年,刘彻几乎就没怎么出现过,但是到了如今,见到刘彻一直在尽心为自己铺路,哪怕知道这里头其实没有多深刻的父子之情,更多的其实还是为了大汉的未来,刘康还是被触动了。

  因此,当刘彻再次深度昏迷过去,按照太医的说法,只怕就不会再醒过来之后,刘康不由放声痛哭起来,整个人一时间都没了主意。看着刘康如此,风瑜叹了口气,搂住了刘康的肩膀,低声说道:“镇定下来,你可以伤心,但是在这个时候,却绝不能软弱!”

  刘彻这昏迷过去,的确就没有醒来,太医徒劳地折腾了半天,最后直接宣布:“天子驾崩了!”

  刘康早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群臣也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这会儿就直接在灵前奉刘康为新君,按照刘彻的遗诏,陈阿娇为太长公主,风瑜为长公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起辅政。

  刘康也明白,自己这个年纪,就算做了皇帝,也是个傀儡,因此,老老实实坐在皇位上,一切都听几个辅政大臣的。不过,风瑜还是悄悄给刘康出了个主意,让他在朝堂上表示,想要给刘彻一个庙号。

  在这个时候,庙号可不是什么大路货,不像是后世,庙号简直是烂大街了,就算是那些有名的昏君,都能捞到一个庙号。如今大汉朝有庙号的也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就是孝文皇帝刘恒,连孝景皇帝也没有什么庙号。刘彻嘛,这辈子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北击匈奴,为汉室雪了当年的奇耻大辱,但是在其他的事情上,昏聩的事情做得可不少,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刘彻是是配不上什么庙号的。风瑜虽说是刘彻的女儿,其实也没觉得刘彻有这个资格立庙,但是没关系,这其实就是一个试探,看朝堂上如今有没有人将刘康放在眼里,就如同嘉靖皇帝一样,他难道就真的是想要追封自家亲爹做皇帝?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表态,问朝堂上,谁是朕的臣子,谁是朕的敌人!

  这种事情也是最不容易出差错的,毕竟,刘康的想法就是一片孝心,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汉,就是政治正确,做儿子的给老子争取死后的待遇,这不是一片孝心,那是什么,这不比给先帝陪葬各种珍宝更能够代表儿子的孝心?但是对下面的臣子来说,这其实也就是这个年幼天子的试探而已。他们其实也不是很在意给先帝立庙的事情,立庙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就算是有什么开□□也是皇家自个出,但是,这同样也是个政治信号,说白了,就像是当年惠帝找曹参,委婉地表示自己想要真正主政的心思,然后就被曹参喷了个满脸唾沫,难道做皇帝的想要自己主政有什么问题吗?但是,对于臣子来说,一个强势的君主显然不是什么福分。

  因此,刘康这么一说话,顿时就有人明白这是什么信号了!你个小皇帝,位置还没坐热呢,就想要存在感了,这怎么行呢?因此,几个辅政大臣还没说话,其他人就跳了出来,各种反对。刘康坐在上面,只听得脸色铁青,他环顾了一下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将那些出言反对的人都记在了心里,然后看向了霍光:“不知大司马如何看待?”

  霍光顿时就有些头大,这事他根本没听说,怎么就半点都没人跟自己通气呢?他其实不相信这事是刘康自己的主意,稍微一猜,都猜得出来,刘康背后的人多半是那位新鲜出炉的洛邑长公主,他是刘彻一手提拔起来的,一开始占的也是霍去病的光,要不是霍去病将他从河东带到长安,他霍光无非就是子承父业,做个小吏而已,想要出头,还不知道得何年何月呢!别人可以说先帝穷兵黩武,但是若非如此,哪有霍去病这样的私生子出头的余地!他要是这会儿出言反对,就算是一时间没什么,但是回头难免有人要说霍光忘恩负义。霍光立足,从来靠的不是什么刚正不阿的名声,因此,他沉吟一番,还是说道:“先帝雪汉室百年之耻,有开疆拓土之功,臣以为,先帝之德,当以立庙记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