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64(1 / 1)
第193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64
林海在江南其实没有贾代han想的那么水深火热,之前几个皇子谋逆,江南这边并非没有受到影响。这边虽说没有出人,但是出钱了啊!这些人参与其中也是投机,但是等到叛乱被平息,接下来就是秋后算账。
毕竟,叛军能有那样的规模,所花费的钱财可不是什么小数字,何况,有一半的钱能用到养兵上就不错了,这里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权钱交易,结党营私。很多人都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记账,像是徒景平和徒景宁也是一样,王府被查抄的时候查出了账本,还有一大堆的礼单,谁谁谁送了多少银子,送了什么东西,那是历历在目。
送东西也就罢了,京中那些清流言官,尚且还有冰敬碳敬呢,京中居,大不易,光靠着俸禄,真的撑不起官员的体面。所以,自从前朝的时候,搞出了这个名目之后,这便成了常例。像是一些商人,还有王府提拔的官员,给王府三节两寿送礼,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这其实是有一个度的,超出了这个度,这就不对了!
做皇帝的人,最擅长的就是迁怒。虽说将儿子赐死,但是内心深处,乾元帝就觉得,自家孩子其实是好孩子,都是其他人给撺掇的,下面那些官员士绅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才鼓动胁迫自家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因此,乾元帝那边直接下令凡是二王余党,都要追究到底。
徒景平和徒景宁本身就是拿江南的盐税当做钱袋子,自然,一大堆的盐商被卷入其中。这些盐商或许在当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但是在面对国家暴力机关的时候,他们也是软弱无力的。
乾元帝盛怒之下,直接调动了江南的驻军。金陵作为老徒家起家的地方,□□的皇陵以及老徒家的祖坟也在金陵,先帝和乾元帝南下的次数都不少,因此,对于金陵的防卫从来没有忽视过,因此,那边常年有军队驻守,哪怕不像是边军一样经常见血,但是有组织的军队,和没组织的家丁比起来,相差还是很远的。
军队上门,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林海对那些盐商,能做的无非就是软刀子割肉,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这些盐商背后都有靠山,偏偏还是那种碰不得的靠山,结果如今,靠山都倒了,林海哪里还有顾忌。
林海运气很好,若不是京中出了谋逆之事,实际上,许多利益受损的盐商已经打算狗急跳墙,对林海下手了。结果如今他们是自顾不暇,病急乱投医,有的还求到了林海头上,当然,看的是林海背后的荣国府。可惜的是,这些家伙如今就是臭肉,谁敢沾染,不怕惹得一身腥吗?
江南这边,那些大盐商几乎都折了进去,免遭于难的那些中小盐商一个个如同受惊的鹌鹑一般,哪里还敢提出半点反对意见。当然,有那等胆子大的,已经开始活跃起来,毕竟,上头的大盐商没了,留下来的空缺总得有人填补,以前是那几家联手,只肯给他们这些中小盐商一些汤汤水水,如今他们都不在了,自家总能吃口大的了吧!
可惜的是,林海却是打算向东宫投诚,准备弄盐场晒盐了!另外,他也不希望再有那等体量过大的盐商,这等大盐商,来钱来得太快,然后就少不得要玩官商勾结的一套,甚至裹挟民意,林海算是传统的士大夫,对于这等人一向是看不过去的,所以,他打算放开盐商的准入门槛,哪怕是小商人,也能参与进去。至于盐税,直接就在售卖盐引的时候给扣除,如此一来,那些盐商再想要借着自己的体量操控盐价,贩卖私盐,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了!
林海知道晒盐法也是从贾赦那里得来的,当时因为乾元帝想要稳妥,所以并未同意,贾赦在东宫看到了晒盐的方法,在征求了徒景辰的同意之后,就在信里跟林海说了几句。林海当时就觉得此事很有搞头,这几年来,一直在试图完han新的盐政方案,可惜的是,他想得很好,时机却不允许,而如今盐政上的利益链条几乎全被摧毁了,正是最好的改革时机。不过相应的,想要完成改革,林海就需要在如今这个位置上再待几年,有了这样的功劳,虽说不至于回京之后连升三级,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贾敏对于林海的选择很是支持,毕竟,最危险的时候都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出成绩的时候,要是现在就想着回京,最多也就是个首倡之功,平白叫别人摘了桃子,何况,她也想要扬眉吐气一把。巡盐御史是个位低却权重的官职,不过就是个六品,要不是林海身上还保留了一个都御史的身份,这个官职在扬州连扬州知府都不如,饶是如此,贾敏身上也就是个敕命,在江南这边的官场上,压根不起眼。贾敏生下来就是国公嫡女,从小到大,在社交场上,向来只有别人捧着她,没有她捧着别人的道理。林海虽说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又是功臣之后,起点已经很高,但是如果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也只能是慢慢往上熬。在这个时代,女子才是真的在家靠父母,出了门就得靠丈夫和儿子。贾敏想要让儿子出息,还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能指望的也就是夫荣妻贵。林海能做成此事,有这样的功绩打底,哪怕之后他什么都不做,以后升迁也会是最顺利的那一批。既然如此,那么,在江南多耽误几年又算得了什么。
林海的折子送到乾元帝手里之后,乾元帝便是一愣,他难免疑心林海投靠了徒景辰,在徒景辰的指使下上了这封折子,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笑吟吟地说道“太子,这封折子你也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