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衣锦还乡263(1 / 2)
四月,江淮依旧被调往了南京担任户部尚书,而南京户部尚书的蹇义则是来到北京顶替了夏原吉的空缺。
似乎是为了将群臣的目光吸引到其它地方,朱高煦让刘勉、胡季二人增派兵马前往江南,加大对江南商帮的压力。
此外,朱高煦下旨从户部调拨钱粮三百万贯给云南都司,责令云南都司对缅甸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改土归流。
同时,海外的宣慰司设府县速度也不断加快,五千万贯国债也如期在四月初十进行发售。
经过几日的发售,各地的发售情况也通过加急送往了南京和北京,然后通过火车送往了关外。
之所以送往关外,主要是因为朱高煦他们此刻已经在北巡的路上了。
“夏原吉,你还没来过关外吧,好好看看,这关外也并非你眼中的那般苦寒!”
“回陛下,臣确实是第一次来,但如今已经入夏,故此才并未有臣眼中那般苦寒,若是陛下过早出行,臣担心陛下……”
“呜呜……”
夏原吉的声音被火车的汽笛声打断,而他的出现也代表朱高煦最终还是没能厚脸皮把他摔在北京,自己带着朱棣和朱祁钺偷跑。
他一如既往的啰嗦,而他们所乘坐的火车共有五节车厢,故此速度虽然比一般火车快,但时速也不过每个时辰六十里罢了。
此刻他们所乘坐的车厢被打通,里面摆放着填充天鹅绒的沙发,坐起来虽然不如后世沙发舒适,但总比此前的硬板凳要舒服多了。
火车时不时发出汽笛声,而车厢内夏原吉与朱棣三人分别坐在沙发上,胡季与郑和、亦失哈等人坐在一旁,锦衣卫和西厂兵卒站在角落巡视。
随着火车抵达沈阳火车站,胡季也趁着火车加煤加水的时候下去了一趟,并在之后带回了一份加急送来的情报。
“陛下,国债已经售出二千八百万贯了……”
胡季低着声音开口,但即便如此还是被朱棣他们所听到。
“不过开售十日,便已经售出二千八百万贯,呵呵……”
朱高煦轻笑,而夏原吉也收起了啰嗦,皱眉作揖道:
“陛下,这群人依旧冥顽不灵。”
国债是初十发售的,而朱高煦他们十五开始北巡,而今不过四月二十。
仅仅十日现在就售出二千八百万贯,而且其中地区的情报还没送来,很有可能在他们看到这二千八百余万贯国债售出消息的时候,五千万国债便已经销售一空了。
这么短的时间,普通百姓根本没有什么购买到手的资格。
“十日时间,西南与海外银行的消息都没发回,这么看来中洲两京十余布政司的国债已经发售一空了。”
和上次发行国债一样,这群人恐怕早就和地方银行的人勾结一起,银行还没开门,恐怕国债就已经售出大半了。
不过不要紧,反正这批国债就是朱高煦用来割官商资本韭菜的手段。
之所以定期十年,就是为了在十年内再来一场大案收割他们,将聚集的财富二次分配。
虽然朱高煦不过五十一岁,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准备将这次作为自己的收山之作。
为了避免自己老糊涂,他并不打算在这个位置干很长时间。
“这么多钱粮,你准备都用来修建官道和铁路?”
朱棣知道朱高煦的心思,故此根本不在意所谓十年30%的利息,因为这群人到最后可能连本金连带家产都会被收割。
他在意的,是这么多钱自家老二准备怎么花。
面对这个问题,朱高煦沉吟道:“天津造船厂那边,已经二次下水蒸汽船,并且已经确定当下技术可以批量建造蒸汽机船。”
“不过,蒸汽机船厂和普通船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必须把当下的船厂迭代升级才行。”
“眼下大明有六大船厂,其中北方三座,南方三座。”
“这次升级,我准备只对旅顺、天津、登莱三处船厂升级,用来打造海军的军舰和朝廷的官船。”
“至于民营船只还是依旧使用风帆技术,直到有新的技术出炉,才会将蒸汽机船技术运用到民间民船上。”
“即便只升级这三处船厂,所需要的机械价值也高达二百余万贯,后续建造船只的成本也会提高,所以这笔钱也会投入到军舰升级上。”
朱高煦将自己对这笔钱的用处说完后,朱棣抚须道:
“上次天津试船我去看来,那速度太慢,一个时辰也不过十五里,还不如人走的快。”
“你说现在技术成熟,不知道一個时辰能走多少里?”
“满载约二十五里,即便逆风,每日也可行三百里。”
“不过当下只是民船技术成熟,而军舰的技术还需要机械入厂后,不断研究提高才行。”
“军舰短期不会那么快出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技术需要突破,先研究出来的主要是有蒸汽动力的拖船。”
“有了这种拖船后,日后大宝船驶入长江停泊就方便多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纤夫人力了。”
朱高煦解释完,朱棣不免唏嘘道:“这军舰不知道我生前还能不能看到……”
“……”朱高煦沉默不语,而朱棣见状便知道了结果。
“你与我说说未来海上的战船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吧,为何叫做军舰?”
朱棣知道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所以只能在幻想中畅想未来的大明海军是何种威风。
朱祁钺与夏原吉也侧耳听着,对于所谓军舰十分好奇。
见状,朱高煦与他们讲述了蒸汽动力的木质军舰,以及日后大明的铁架军舰,甚至从这些讲到了航空母舰。
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畅想,所谓的航空母舰,即便朱高煦能活到一百岁,恐怕也看不到它的出现,因为难度太大了。
即便一战前的航空母舰技术难度不如现代航空母舰高,但也不是当下和未来几十年的大明能触及的。
单说飞机所需要的内燃机动力,现在的大明尽管在研究,可基础打得还是不够厚实,许多理论知识朱高煦又提供不了,只能不断试错。
“切记,我大明朝什么钱粮都可以停,唯独太学的钱粮不能停。”
朱高煦为众人描述未来时,不免提醒了一句朱祁钺。
毕竟在他看来,十一岁的朱祁钺如果足够长寿,那说不定能带着大明步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嗯!俺记住了!”
朱祁钺郑重点头,心里则是早就被自家爷爷所描述的未来而震惊。
其实朱棣带他去过太学,他也见到过许多课题模型,例如飞机、铁甲舰、坦克、大炮、速射机枪、连发步枪、汽车等等模型。
可是看是一回事,真实被人描述是另一回事。
他们只知道这些东西的作用,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其它暂且不提,单是朱高煦所描绘的大明海军蓝图,就足够他震撼多年。
“一百年后的大明,在海上必须要有十二支海上舰队,不得少于二十四万服役兵卒,三百艘主力战舰和一千五百艘补给舰。”
“再往后就必须往高精端不断深入,这些东西我会在日后编撰一本文册传给你和你父亲,让你们知道未来应该怎么走。”
朱高煦脑中还有许多关于未来的构想,而这些都是前世他所了解到的。
有这些东西,日后的大明能少走很多弯路。
即便日后大明被取代了,继承大明的国家也能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
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走自己所规划的这条路,那自己也无能为力了,毕竟他也不可能从棺椁里跳出来指着儿孙破口大骂。
“那个坦克,俺尤为好奇,爷爷伱也一并说说,说不定日后俺能用到。”
朱祁钺目光大盛,朱高煦闻言却突然没了声音。
过了半响,朱高煦这才开口道:“与你说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你得答应爷爷,你日后不能当了皇帝带兵打仗。”
“为什么?”朱祁钺一脸疑惑,朱高煦却支支吾吾道:
“你这小子也没打过仗,不知道打仗需要何种本事,万一日后丢人,那说出去不太好听。”
朱高煦这般说着,朱祁钺却爽快点头道:“当然,皇帝当运筹于庙堂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治军攻城掠地,这些事情是将领该做的事情,俺自然不会插手。”
朱祁钺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却在想到时候指不定爷爷都走了,自己打不打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嗯,你能这么想最好。”
朱高煦满意点头,然后才告诉了朱祁钺日后应该如何打仗。
当然,他教导的是皇帝应该怎么打仗,如何选将,如何用人,如何保障军队后勤,如何让军队士气高涨,不断能打胜仗。
他所说的这些,朱祁钺都听了进去,转念又寻思从自己太爷爷那边套来将领打仗的本事。
在朱高煦对未来的畅想描述下,时间也一点点的过去,直到天色都黑了下来,众人才悻然返回各自的车厢休息。
饶是十分疲惫,朱祁钺却依旧神采奕奕,眼里散发着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