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远征克什米尔486(2 / 2)

“假的吧,平常工价都才十五文,怎么会突然涨到四十文?”

“此外,如果遇到敢克扣你们工钱的官吏,你们要勇于反抗,不用担心军队和兵马司对付你们,立马把这些官吏押往军营,打死也活该!”

“瓦剌与鞑靼结盟虽说有近十万骑兵,可终归是较大的鸡蛋。”

也只有大明会管一管他们,而大明如果不管他们,那他们这次必然要惨遭劫掠。

明军的斩首数经过朱高煦的设计,并没有历史上中后期那么严苛,但却复杂许多。

但从明军身后那一车车的甲胄来说,他们起码斩杀了三四千克什米尔军队。

洪熙五年六月十七,与大明四十年没有联络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突然派出僧人抵达喇萨,而原因是被他们被南边的势力袭击。

大明在朵甘、乌斯藏的兵力已经降低至六千人,如果喇萨的两千人全军覆没,那再想培养两千人驻扎喇萨可是需要好几年心力的。

王戎虽然会与他说,但王戎自己也不太清楚西厂和锦衣卫的情报刺探。

象雄城建立在一座土质的山头上,东西宽一里,南北深二里,其城北面是象泉河,地形较为开阔;其余东、南、西三面则是群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

“我将土地打下来,治理好,后世的儿孙只管好好管理税收就行,其余的就不用他们多虑了。”

“当然,即便我将漠北收入囊中,这也并非代表朝廷就没有外敌了。”

“五郎,真的假的?”

“儿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对对!”李英政治情商不高,经过军吏提醒,他这才说道:

“先有枪杆子,才能弄来钱袋子。”

他身上多了不少肉,整个人看上去结实不少,皮肤黢黑,但十分健康。

朱高煦坐下,双手放在扶手上,靠着椅子说道:

朱高煦略带惋惜,朱瞻壑也颔首道:“儿臣届时去看看当地的情况,事后会与父亲您书信的。”

朱高煦低着头处理着奏疏,随后回答了亦失哈后,便全身心投入了其中。

明军斩首数以俘获甲胄数量为主,其中又以身甲为主。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愿意主动维护双方关系。

与此同时,一道脚步声也从殿外传来。

“对对对,肯定不是假的,朝廷是看我们可怜才给那么高的工价。”

“这……”听到这数目,思若满剌面露难色,以僧人礼作揖道:“将军,我们无法开采那么多金银。”

李英咧嘴笑着,同时对身后吩咐道:“记一下斩获,虽然朝廷不一定给赏银,但记下毕竟有个盼头。”

“现如今我将铁路修抵海喇儿,甚至步步向着燕然城逼近。”

整整一个时辰后,这片河谷除了身穿明亮扎甲,手持马枪的明军骑兵外,便再无任何人。

如果不是自己承诺了会让他率兵北征,兴许朱棣恨不得天天叫自己去大明宫与他说话。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广东各地,一时间各地百姓都对朝廷歌颂起来。

“杀的痛快!”

想到这里,朱高煦就略微有些烦躁。

“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

熟悉的声音响起,朱高煦一直看着殿门口,故此把他看了个清楚。

“真的发钱发粮啊?!”听到这话,所有人愣了愣,下一秒立马反应过来,向着那被飓风摧毁大半,好似废墟的村子跑去,一边跑一边叫嚷。

“跳梁者必诛!”

朱瞻壑五尺九寸(188cm)的身长放在这个时代,宛若小巨人般,便是比起朱高煦也只矮了两寸。

“依托铁路,江南的物资最多一个半月就能运抵海喇儿城,省下了数百万民夫的人力。”

当然,他更担心的是乌斯藏都司两千兵马战败后,燧发枪被缴获,故而影响到其它地方。

虽说自家父亲光看外表似乎才三十二三,但实际上他也是四十二岁的不惑之年了。

“把秃孛罗胆小怕事,向来只会依附强者。”

“陇川那边,等到明年元宵过后就会开始铁路的修建,只可惜当地地形复杂,不能联通昆明,若是可以,那便省去朝廷许多事情了。”

正因这里足够险要,他们才抵挡了足够长的时间,撑到了李英率军抵达。

“私自出兵,打赢了还好,如果打输了,那就有些糟糕了。”

站在朱高煦身旁的亦失哈也脸色不好看,只觉得李英未免有些太冲动了。

“都指挥使,如果只是我们得利,朝廷不得利,那朝廷很有可能会降罪,得为朝廷争取点利益才行。”

“你!”李英闻言生气,但军吏拦住了他:“都指挥使,已经不错了,他们这地方看样子也没有太多好东西。”

“去吧!”朱高煦一挥手,手也下一刻抓住了朱笔,准备好好理政。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朱高煦才刚刚得知这则消息,这让他颇感头疼。

班值太监突然开口,朱高煦手中朱笔一顿,抬头道:“宣他进来。”

“工价四十文?”

“把缴获的兵器给他们,这些东西带着拖累队伍,也不值什么钱。”

“你这次南下,应该见到正在修建的漠北铁路了吧?”

象雄城建筑物依山叠砌,逶迤而上,从地面直到山颠,层层叠叠,组成一组雄伟的建筑,整体落差足有百丈。

消息传回北京时,已经是洪熙五年的九月中旬了。

“另外让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思若满剌征募两千人,把这些东西作为战利品给我运往喇萨。”

也就是说,缴获了一具胸甲就等于斩首一个人,而一具胸甲的重量在十几斤到二十几斤不等,携带起来比较麻烦。

“没错,就是四年。”朱高煦颔首,脸上带着几分骄傲:

“儿臣受教。”朱瞻壑作揖表示受教,随后才开口道:“那儿臣就去见娘亲和圻弟他们了。”

“如果朝廷需要,我们愿意每年上贡一百两黄金和五百两白银……”

朱瞻壑露出笑脸,不等朱高煦回答,便率先说道:“我与爷爷说不会的,现在国库可是十分充盈。”

“啪啪啪啪——”

朱高煦只能亡羊补牢,毕竟在他看来,阿里地区在这个时代的战略价值并不大,等几十年过去,如果大明的科技有进步,届时再向阿里地区进发也不迟。

李英之所以驰援古格,正是因为前往喇萨的僧人说古格有丰富的金银矿,并且会在官军驰援后给予回报才前来的。

“大概说的就是这些。”

“当然,朝廷的兵马也是需要钱粮维护的,故此即日起,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每年需要向喇萨上贡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

“儿臣知晓,请父亲放心。”朱瞻壑肃穆作揖,朱高煦也颔首道:

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含着笑意的亦失哈躬身对朱高煦道:

“殿下看样子接触到了不少东西,比较之前圆滑不少。”

“切忌,为君者不能穷兵黩武,理当王霸道杂之,军政与经济一把抓。”

现在看来,那两个箱子的黄金白银,起码价值数万贯。

“去过了,爷爷让我来问问您,北征该不会推迟吧?”

不多时,上百个男丁浩浩荡荡向着镇子聚集而去。

“些许胡虏,不足为虑。”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大明在他手中,毫不畏惧任何一方势力。

李英话音落下便不再想继续说什么,不过这时一旁的军吏却开口用汉话说道:

班值太监唱礼,呼吸间便见一道身影走入武英殿内。

这组建筑群,背山面水,占据有利地形,充分考虑了战争的因素和防御的功能要求。

“若是能将漠北纳入国朝疆域,那父亲便是我汉家第一在漠北开辟郡县之人。”

“你这次南下,先在京城好好休息,陪陪你爷爷,等明年元宵过后再南下去云南。”

“我知道广东的百姓们遭遇了龙挂袭击,许多百姓害怕流离失所,心情很难安定,所以我现在手书月报来安抚百姓,并给你们做出承诺。”

今年岁初只有把秃孛罗遣使上贡,故此他才能想到是把秃孛罗传来的消息。

不止是他,就连他身后的明军也是同样的模样。

自己这次南下理政结束,若是能回来帮帮他,那便也算尽孝心了。

不仅是他,就连朱高煦也同样觉得。

一群受了灾的百姓七嘴八舌说着,那青年也挠挠头道:

“反正报纸上就这么写,衙门也不可能不按照皇帝说的来办事吧?”

“我一定为将军作证!”思若满剌回了一礼,而李英见状便安排军队在象雄城外扎营。

翌日清晨,他带着略微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返回喇萨的崎岖道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