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小小慈善243(1 / 1)
刘中义做了个鬼脸:“你找到了情感的老家。”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二里庄沙场的3个老板资助村里贫困户盖房的消息不胫而走,竟然惊动了汤泉县电视台。电视台派记者到二里庄现场采访。 在施工现场,卢四海第一次面对采访镜头。他正在干活,满身是灰,手上还有沙浆。他有些紧张,不知说啥,大致介绍一些情况后,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力?”时,卢四海忽地想起一句广告词“你好我好大家好”,她就把这句话用上了,把记者逗乐了。 采访李国清父子俩时,李国清让儿子发言。平时说话不多的李涛在镜头面前倒像领导读发言稿似的,说得滔滔不绝,慷慨激昂。 当记者问他为何放弃外地的生意回归故里,又热心慈善时,他说出了爱因斯坦的名言:“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记者吃了一惊,问:“怎么我听你说话像背诗似的,您的学问一定很高吧?” 一旁的马晓琼开腔了:“他可是诗人!,参加全国诗词大赛,多次获奖呢!” 记者更惊愕了,采访的话题多了起来:“请问,在当今的盛世华年里,您如何评价陶渊明?” 李涛依然口吐莲花:“时势造英雄。当今中国,芬芳遍地、满眼璀璨,采菊何须到南山!” 记者大呼过瘾,抛出下一个话题:“听说您在东莞做生意十几年,颇有成就,请问您为何放弃繁华世界而回归穷乡僻壤?” 李涛目视前方,追忆似地说:“这得感谢我表叔——我的生意伙伴刘中义,他是我生意的领路人,他带领我,让我找到了事业的老家、道德的老家和情感的老家。” 李涛还不失时机地给新桃园做了宣传,说,我表叔现在正在开发新桃园,很遗憾他不在现场。接着,他说出了新桃园的地址。 记者对李涛的发言啧啧称奇,说很少碰到这样口吐珠玉、语惊四座的人。采访罢李涛,记者忽地将话筒递到马晓琼面前,说:“您不是县文联的马晓琼吗?我认识您,可能您不认识我,您怎么会在这儿呢。” 李涛像是没说过瘾,在一旁帮着马晓琼解释:“心向光明,总会破茧成蝶,她目前是桃园的技术员呢!她在桃园里写诗,是当代的陶渊明!” 记者愈发称奇了,问马晓琼:“文联里的那帮人我基本上都认识,大部分是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的,您是如何实现身份的转变的?” 马晓琼也学着李涛的样子,先谈了几句感想,接着背起了纪伯伦的诗句: 劳作时你们便是一管笛,时间的低语通过你的心化作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