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_分节阅读_第54节(2 / 2)
老板忍不住就看起了这篇新闻,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只恨为什么自家孩子不像这个女孩子这么争气,老让自己生闷气。
和报刊亭老板有类似想法的人还有不少,刘大记者笔下的宋轻予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再加上那张明媚漂亮的配图,一个聪明,努力,不但各科成绩优秀,还有文学光环加持的漂亮少女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这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女儿最清晰的具现化。
也就是这一天,不知道多少无辜的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受到了父母的言语攻击,就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别人家的女儿。
郭妍这天正在店里忙着,对女儿突然出名的事情一无所知,还是一个老顾客拿着一份新闻报就兴奋的冲劲了她的店里,郭妍才知道,自己的女儿竟然上报纸了。
“这孩子,怎么说都没给我说一声,要不我肯定要一口气多买几份的,”郭妍笑呵呵的说,“这报纸就是在对面那个报刊亭买的吧?我现在就去买去。”
“别去了,早卖光了,”那个老顾客直接拦住郭妍,“我这份还是报刊亭老板手上最后一份,说起来也怪,这份报纸今天格外畅销,说不定啊,就是因为你这个闺女。”
“我闺女哪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郭妍才不信,笑着摇摇头,“那我再去学士路上那家报刊亭问问,那边学生多,这种报纸应该不太卖得动吧。”
对学生来说,更感兴趣的还是各种故事和小说,新闻报这种报纸一听就觉得枯燥,郭妍觉得,在那边她肯定能买到。
结果马不停蹄的赶过去以后,郭妍就傻眼了,这边这份报纸卖得华侨街上还要快,报刊亭的老板正打电话跟本市的分销渠道要货,可没想到,那边的库存也已经送光了,他们的领导,也正在跟报社紧急要加印的份数呢。
“真是奇了怪了,这报纸以前可不太卖得动啊,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个报刊亭的老板显然还没来得及翻开新闻报,报纸就已经彻底被卖光了,所以完全一头雾水,还不知道是出了什么状况。
同样搞不清状况的,还有华东新闻报报社的员工。
昨天大半夜,新鲜热乎着的报纸被连夜印了出来,凌晨三四点开始装车,被送到了全省各个地市州的分销渠道商那里。
华东新闻报在全省的影响力还可以,但既比不上有正宫嫡子之称的省报的政治地位,单论在读者心里的影响力,也不能跟风格更加轻松贴近民众的都市报比,一直就有点不尴不尬的,销量也很一般。
今天这一期跟平时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主编突然临时调换了一篇第三版的稿件,但那也应该是因为主编判断开创杯的热点不会持续太久了,所以尽量在热度过去之前再蹭一波。
不过那个得一等奖的本省女孩子确实挺讨人喜欢的,已经有好几个看过样刊的报社工作人员,等到新一期报纸刚一印出来,就偷偷摸摸截留了几张,准备带回去,给自己家里那些不省心的姑娘小子参考学习,也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可谁能想到,现在才早上九点来钟呢,报社的几台电话忽然就不约而同的响了起来,接起听筒,对面说的也都是一个意思:这一期的报纸卖爆了,要他们尽快加印,前方的报刊亭还都等着要补货呢。
作为一份每周三发行的周报,加印这种事情当然不是第1次发生,可一般要么是因为国内外重大热点新闻,要么是因为全民关注的大型体育赛事,而且多半都是第2天第3天才会接到这种电话。
就这么不年不节的,也没什么重磅新闻,刚上班就被催着加印,几乎所有报社的员工都觉得,这确实是件稀奇事。
不过报纸销量高,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主编一边赶忙安排加印,一边又拉着报社里的大小编辑开了个碰头会,想要研究一下,今天这副大卖特卖的样子,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是的,直到这一刻,主编还是想不明白,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期,怎么突然就这么受欢迎呢?难不成,这一期的报纸上还登了些什么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但是特别有爆炸性的新闻?
会议室里,几份热腾腾的最新一期江东省新闻报已经被摆在了桌子上,第一版头版头条是一条领导视察的相关新闻,虽然在政治上很重要,但肯定不会对销量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版的左下方,则是一篇关于国外战争最新情况的简报,但这场仗都已经打了好久了,相关报道也已经一连写了好多期,总不可能莫名其妙的,在这个既没有转折点,也没有什么突发大事件的情况下,因为这个内容爆吧?
再翻开一页,第二版是一篇很早就约好稿的,对本省知名企业负责人的采访稿,这其实是一篇带着点公关性质的稿子,为了顺利刊登,那个负责人还向报社投放了不少广告,属于一次很经典的双赢的营销行为。
总编看了一眼这篇稿子,全是各种歌功颂德和大吹特吹,广告效果一眼拉满,至于其他,实在乏善可陈,甚至都没有多看一眼的必要。
然后是第三版,最上面是一篇江州市第五大桥竣工通车的通讯稿,大概突出了一下路桥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第五大桥对江州市交通的缓解意义,这属于典型的任务稿,略过。
中间又夹杂着一篇对本市菜篮子工程的采访,然后最下面那篇,则是一篇对本省开创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的采访稿。
一看到这篇稿子,绝大多数编辑的反应都是:这小姑娘可真漂亮,像个电影明星似的。
第二反应则是:这篇报道我一定要带回家给我们家孩子看一看,要他好好学学,怎么人家孩子这么优秀,就我们家那个,一天到晚都叫人头疼呢?
感慨归感慨,现在是上班时间,不适合谈论家里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大家继续往后翻,想要寻找那个之前大家都没有发现的爆点。
为什么突然之间,他们家的报纸就这么受欢迎了呢?
一直翻到最后一页,办公室里的所有人依然没有答案。
就在这时候,坐在最角落一个实习生忽然弱弱的举起了手:“话说,我觉得第三版那个报道挺有意思的,要是我爸妈看了,他们肯定会买回家,再给我看。”
作为未婚未育,常年住在家里的弱势群体,这个女孩子对自己父母的行为模式相当熟悉,真是用膝盖想都能想到,要是自己的爸妈看到这篇报道,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而且,那张照片是真的太好看了,既有黑白照片特有的优雅,又有一股子挡都挡不住的,又甜又软的气质,就算她是个女孩子,也会一眼被这张照片吸引,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又没有孩子,难不成把这份报纸带回家,顺便又被她爸妈再教训一顿?
不过说实话,要是回家以后把这张照片单独剪下来保存,好像也不错。
一个女生专门有一个小本子,收集的全是她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看到的漂亮明星照片,而这张照片,显然也是完全有资格进入自己的收藏簿的。
第59章
听到这个实习生的话,所有人都一阵默然。
道理是这个道理,刚才在座就有不少人琢磨着,等下也要带一份这期的报纸回去,要么给儿女,要么给孙辈看看,也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
可要单纯因为这个原因,这份报纸就卖爆了……总觉得好像不是那么真实啊。
他们是新闻报,又不是教育报,就算之前闹得最轰轰烈烈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大争论,好像也没这么爆销量吧——不过报社的读者信箱,倒是确实一不小心就爆了。
可是翻来翻去,好像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再仔仔细细去看这篇人物采访,几个编辑也忍不住点头:“写得确实好,人物写得很生动,也没有那种说教气。”
但也有人觉得,刘西华的笔杆子不够硬,光是吹捧赞美,缺少了那种社会担当和冲锋的劲头。
说这话的是个50来岁,头发半秃的老编辑, 第二版那篇把企业家吹得天花乱坠的软广告,就出自他的手笔。
刘西华才懒得理这人酸溜溜的话,只眯着眼睛笑,对其他编辑的夸奖,一个劲的谦虚不已:“我就也是运气好,正好碰到了一个不错的采访对象。”
对这个年纪还不大的青年记者来说,管他是不是呢,反正先认下来,至少也能在总编那里加深一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