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88节(1 / 2)

  浩门谷外,大队骑兵的冲杀刚刚结束,河岸边布满了尸体。

  再往里面看,火光冲天,一片狼藉。

  闾马起一马当先,追逐着毫无抵抗能力的吐蕃牧人,不断挥舞着马刀。

  他马术精湛,下手精准,每次找准目标后,手起刀落,就是一条人命了账,端地凶残无比。

  闾马起是真的有点怕杨悦。

  他本是渭州吐蕃闾马部的头人,与笃屈部、昑屈部一起守渭州,听命于岷州伏弗陵氏。

  但渭、岷二州的吐蕃败得实在太惨啦!笃屈部已经烟消云散,昑屈部连战连败,损失惨重,遁入洮州后,据说被当地的部族给吞并了。

  闾马部的相当部分老弱也被俘虏。与笃屈部、伏弗陵部的人一起,部分配给渭州刑徒为妻,剩下的都发往了北方,在贺兰山下放牧,大概还剩不到两万人的样子——部落里男人都没多少,即便有也是老的老、小的小,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童。

  闾马起带着部众遁入秦州,依附凤翔节度使朱玫,苟延残喘。

  可谁成想,朱玫也靠不住!

  这个懦夫,被邵树德一吓,就移镇蜀中了,让闾马部一干人等极为傻眼。

  好在灵武郡王大度,新节度使折宗本也不追究那些陈年旧事,闾马部得以戴罪立功,与会州白家、岷州拓跋氏一起出兵,征战凉州。

  “注意队形,不要冲得过猛,予敌可趁之机。”

  “抓俘虏,将老弱妇孺都集中看管起来。”

  “牛羊归拢一下。他们肯定有积存的草料,全搜出来。”

  “多派游骑至外围警戒,别吃了大亏。”

  令骑四处巡弋,一一下达命令。五百新泉军、一千蕃兵又肆虐了一阵,这才缓缓收拢队形,清点战利品。

  出其不意偷袭浩门谷,斩首九百余级,俘七千人,牛羊草料无算。只可惜,还是跑掉了不少,消息应已走漏了。

  “留一部分人看守,遣人通知甄诩,加速行军,带步卒前来浩门谷接手。”杨悦从马扎上站起,翻身上马,说道:“某就带新泉军骑卒,夜袭阳妃谷。”

  “军使!”范河听了有些失色,惊道:“即便有向导可带路,此行也太危险了。”

  “不搏一搏,老打太平仗,能取得什么战果?贼夜中无备,精锐又在外,我夜袭之,大张火把,四处击鼓,他能知道我来了多少人?一帮留守的老弱残兵,不当场逃走就不错了。”杨悦嗤笑道:“范将军,赶紧上马吧。不要三十来岁的人,像六十岁一样瞻前顾后。”

  范河不敢接这话,只能瓮声瓮气道:“末将遵命。”

  五百骑很快借着夜色的掩护出发了,在向导的带领下,直奔阳妃谷而去。

  突袭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果如杨悦所言,他们来得实在太快,贼军无备。黑暗中不辨敌我,只听见到处是喊杀声,到处有唐军进兵的鼓声。于是慌作一团,自相践踏者不少,还有人直接跑了,或者躲进了树林里,总之甚少有人敢于留下来战斗。

  天明以后,范河四下里一望,只见还没完全化冻的河水里到处是僵硬的尸体。

  他们不是被唐军骑卒杀死的,而是黑暗中不辨方向,落入河中冻死的。

  死在帐篷内外的尸体也不少。

  不是被唐军骑兵砍死,就是被自己人砍死,憋屈无比。

  新泉军只伤亡了百余人,将近一半是夜间突袭时不慎落马导致的。

  “让步卒过来接手俘虏。”杨悦爬上了一处高坡,俯瞰整个河谷。

  昨晚的突袭,其实没杀多少人。总计斩首不过五百余级,吐蕃人逃跑途中自己死了数百,剩下的都跑了,不过牛羊、家当都落下了,还有大量老弱妇孺。

  “甄诩太慢了!”杨悦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甄诩率领的三千五百步卒还在赶往浩门谷的路上,不过他们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数十骑一直远远地吊着他们,既不靠近,也不离开。

  每次派大队步卒靠近,他们就远远散开。你一走,他们就又聚拢起来,继续吊着,期间还不断有人离开或加入。

  “观其装束,身着青衣,仿如中原道服一般。”甄诩紧了紧手里的步弓,传令加快行军速度,与闾马部汇合。

  

第009章 转变

  “如今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只能与凉州唐人结盟,对付六谷吐蕃。”空旷的草原上,狂风卷起沙子,扑簌簌地打在帐篷顶上,崔素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浑浊,再不复之前的精明强健。

  上了翁郜的大当!

  崔素甚至怀疑,翁郜是不是与那邵贼有勾结,故意来坑害他们凉州嗢末。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败了就是败了,损失数千人。一些附庸小部落也跑了,短时间内估计很难再次听命。

  但这些都不是不可以承受的代价。

  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六谷吐蕃大举北上,四处袭扰嗢末部落,烧毁村庄,抢掠牛羊,俘虏财货和丁口,这才是掘他们根基的事情。

  就凭眼前这五千残兵败将,即便可以慢慢收拢逃散的族人,最多也只能恢复到上万兵力,还是不如六谷吐蕃。

  与之相对的是,吐蕃人在吞吃了大量人口、财货之后,只需花个几年时间好好消化,巩固一番,就可以发动针对凉州嗢末的第二次吞并战争,届时他们拿什么来挡?

  因此,击败六谷吐蕃,尽快夺回族人和牛羊,是当务之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