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扬州事毕,留鞋71(2 / 2)
见状,孟川笑道:“无妨,今日是商议我们何时离开扬州,至于其他事,不谈。”
虽然来到两淮这段时间。
他一直忙于办案以及各种作死。
但也没忘了与柳如是温存。
再加上住在林府的缘故,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也有所上升。
如果以前,林黛玉是因为迎春的缘故,喊孟川一声兄长。
也因为孟川的才华,而心生仰慕。
那么此刻,她的这种情绪,则完全转变成了钦佩。
毕竟,孟川为两淮百姓,付出良多。
当一個人有了才华,还有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与品性,就成了闺中女子都爱慕的存在了,也就是所谓的,顶天立地得大丈夫。
最终,众人一致商议决定,于后日启程。
孟川本想让林如海留在扬州。
毕竟此番回京,凶险难测,前程未卜。
再加上皇帝也知林如海身体不太好。
以身体为由,不随着孟川前去复命,也是情有可原。
但林如海说了,
“总不能让两位贤侄去面对京城风雨吧?老夫说不定能够帮上你们的忙。”
这是在家中,故而暂不提官职称谓等。
孟川劝道:“叔父您的好意,侄儿自是心领,只是您还有林妹妹需要照顾,还是在扬州休养的好。”
按照原著中的剧情。
林如海早就‘病死’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其实陶谦和孟川也都明白,即使没有他们,林如海如若接到皇命,要彻查两淮盐税案,那就一定会查。
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事后‘曹大家’也用‘小耗子偷香芋’事件隐喻过林如海死因或是其它,这里暂不做叙述。
“贤侄的好意,老夫也知,但老夫年纪到底是大了,再加上官事繁琐,不如就让黛玉这孩子在国公府里读些诗书,跟着她外祖母,老夫也放心些。”
林如海话音刚落。
林黛玉便是落下泪来,“父亲...”
见此一幕,孟川也不好说什么。
或许,在林如海眼里看来,黛玉才是那‘香芋’。
说到底,不过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罢了。
------------
众人商议,去往神都,走陆路。
一是林如海身体日渐好转,可以禁得住颠簸。
二是皇帝未定归期,一路上游山玩水,倒是不用急着去复命。
这是孟川的意思。
若是走水路赴京,怕是江北大营那些汉子们,难以于途中下手。
他们要真是下手,左右也不过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罢了,自己一死,想来他们也不会为难林如海与陶谦。
亦或者去到朝中,身受处罚,一命呜呼,成了神仙,怕是也没有游山玩水的雅兴了。
让孟川想不到的是。
离开扬州那天。
近十万百姓相送。
此等情景,闻所未闻。
城门前。
有扬州城内德高望重的老者,向孟川说道:
“孟大人,我们知道您今日要离开扬州了,不知您今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扬州的父老乡亲们,都赶着来送送您。”
“请您给我们扬州与两淮的父老乡亲们,留下些物件吧,好让我们,有个念想。”
闻言。
孟川看向拥挤在城门处的百姓们,心中思绪纷杂。
他深深作揖,随后开口道:“在下来扬州,也不过是秉公行事,老太公,留物一事,还是免了吧。”
那老者突然眼含泪光,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牢牢握着孟川的衣袖,心怀感激道:
“请大人恕老朽无礼。”
“大人,求您,留下些物甚吧。”
“好让扬州的父老乡亲们,都想着您的恩德。”
“也算...激励扬州后世子孙了。”
孟川见这老者越说越激动。
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林如海来到孟川身边,道:
“就留下一只官靴吧,也好全了扬州父老乡亲们的心思,不使他们抱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