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立国本,君前奏对83(1 / 2)

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是个什么官?

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

说白了,就是太子近臣。

随着大奉开国日久,养士数十年,早已挺过战乱波及。

正值大治之世,读书人最好的时代。

是以,每场科举选取的进士,都要远高于上一届。

比如,据大奉史料记载,太祖皇帝在位时,某年科举,取士仅有二十名。

在那个年代,能成为进士,稳稳地就是储相人选。

可现在呢?

光是孟川这一届科举,就取士两百多人。

估计下一场科举,取士只多不少。

难道是这一届的进士没有含金量了吗?

光论学问而言,能在这届成为进士的读书人,在太祖那个年代,自然也可以。

就是因为朝廷养天下读书士子久矣,有学问,有抱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所以,太祖年间,进士是储相不假,可在这个时代,只有庶吉士、东宫辅臣,才称得上是未来储相人选。

由此可见,皇帝封孟川为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还不是孟川升官了。

而是当今新皇登基,太子人选尚未立下,这个时候,就去组织东宫辅臣班底,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当然,他们也能猜测到皇帝的几分用意。

如今中书省的那些人,多是太上皇的人。

至于追随皇帝的那些個潜邸心腹们,仍在等待时机入主中枢。

孟川成为东宫辅臣,或许并不是皇帝为未来的太子准备的,毕竟他才刚登基没几年,还没到为后事筹谋的时候。

换句话说,这是皇帝在历练孟川,是想让他成为自己在任时,中书省的班底之一。

说实话,孟川在两淮闹出这么大动静,如今又因此事升官,定然有许多朝中官吏不如愿。

但他们无论如何上奏,皇帝皆是视而不见,一切有关弹劾孟川的奏折全部留中。

在皇帝封赏完孟川的当日,洪翼轸也被调到京城,成为户部尚书。

至于原来的户部尚书曹德,则去了山南一带,担任节度使,受提刑按察使司节制。

陶谦尚未离京赴任,专门为此事找来孟川,说道:

“廉亲王一党没有向孟兄持续发难,就是因为这曹德。”

孟川若有所思道:“山南道节度使,虽受提刑按察使司节制,但说到底,也是封疆大吏。”

“而且,在那个地界当官,很容易就能做出政绩,在地方上磨炼个三年五载,就又能回中枢了。”

陶谦压低了声音说道:

“陛下雄心万丈,不可能再等三五年,孟兄,用不了多久,陛下与廉亲王之间的这场大戏,就要落下帷幕了。”

皇帝因为执意给自己升官,不得已,只能暂时对廉亲王做出妥协,让曹德担任山南道节度使。

原山南道节度使,仍旧继续担任提刑按察使一职,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

按理来说,由中枢派到外地的封疆大吏,都是节度使与按察使一起兼着。

而如今,曹德这个即将新上任的山南道节度使有了掣肘,怕是难以掀出什么风浪了。

“孟兄,待明日一早,我就与林大人一同返回扬州了。”

“朝廷里的事,我们是爱莫能助了,希望孟兄你好自珍重。”

陶谦发自肺腑的说道。

他认为,皇帝将孟川留在京城,定是有大用!

“好,明日就不送你们了。”孟川脱口而出,他现在心情很不好。

不见惩处,却有赏赐,宛若利箭穿心,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达成目的。

“孟兄明日有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