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京城走私倭货的源头742(1 / 2)

  爷定的制度是:地方官、京官要办大事,先要上奏章跟皇帝请示。

   皇帝在奏章上会用朱笔御批“准”或“不准”,并说清楚理由。

   同样是三杨内阁时期,出现了票拟制度。

   官员奏章,在送给皇上批示以前,要由内阁学士“以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贴在奏章里呈给皇帝。

   票拟跟朱批意见相同,才有效力。

   比如说,浙江巡抚上奏,请求清丈浙江田亩。

   折子到了内阁。内阁觉得此事不妥。便在小票上写个否定的意见,或干脆不给票拟。

   奏章到了弘治帝手里,弘治帝即便朱笔御批“准”,发还给浙江巡抚,朱批也不作数。

   浙江通省的地方官可以顶着不办朱批之事,并不算抗旨。

   票拟跟封还差不多,都是明代皇帝与文官长期博弈后的妥协。

   且说奉天门前,三位内阁成员反对清丈江南田亩。

   弘治帝只得无奈的说:“好吧。此事作罢。”

   常风心中唏嘘:唉,试问今日之朝堂,真不知是谁说了算。

   都说厂卫是皇帝豢养的恶犬。

   但如果恶犬的主人是个仁慈(或软弱)的人,从不放恶犬咬人。恶犬也没有办法。

   杨廷和出班道:“禀皇上。福建永宁镇抚尤天爵血战殉国,实乃忠勇之人。”

   “臣与锦衣卫指挥左同知常风,联名请求皇上赐尤天爵之子尤敬武世袭指挥佥事衔。”

   永宁血战,悲壮至极。弘治帝却牙根不知道这件事。

   相比于庞大的帝国,永宁之战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左春坊的大学士跟心腹家臣联名的奏折,弘治帝是一定会给面子恩准的。

   弘治帝道:“把奏章给内阁票拟,再交给朕朱批吧。”

   杨廷和拱手:“是,皇上。”

   早朝结束。这就是如今的朝堂形势。文官将皇权压制的死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