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1 / 2)

小公司,老板唱独角戏;大公司,老板更像是拍戏的导演。

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对人才的管理。

让团队中所有人都信服你,你也信任手下的人,确保自己的思想方针会被他们完美补全并坚定执行下去,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能力越高的下属,往往野心越大,越有自己的心思。

如果不爽老板,这些高管消极怠工,影响企业发展是轻的,中则利用职权饱其私囊,重则直接卷走客户资源自立门户,或者联合其他股东把老板踢走也非常有可能。

而这其实也是王世霄之前一直不找风投的原因,哪怕他们没有这个心思,他也不给下属里应外合的机会。

只是王世霄毕竟学习生涯做了那么久的甩手掌柜,虽然身为创始人威望够高,他们心服口服,但长时间没有亲自督导团队,高管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扯八卦就是具体表现,如果放纵下去,他们胆子越来越大,再进一步没准是权力寻租搞腐败贪污。

所以当王世霄亲手执掌公司后,第一件事儿就是以开会培训为由,把几个分公司的负责人和主要骨干都叫回总部,他要好好整顿一下公司内的风气。

能力不行又有劣迹的降职换岗;能力强却如潘学文这样有点小毛病的,就需要敲打一番酌情使用;之前一直兢兢业业饱受他苛责的宋清欢,则需要用大笔奖金来犒劳……

对症下药,精准管理,王世霄对这种玩法烂熟于心,他自信岸达很快就会按自己的想法提速运转,让他真正重视的还是融资这件事。

在和潘学文圈定了几个值得重点注意的风投机构后,王世霄没有着急向这些机构打电话邀约,而是又将运营总监叫到办公室来谈话。

他准备搞个新闻出来,让岸达重新出现在这几家风投公司的视线。如果他们能因此再次主动上门谈合作,那或许能达成一个对岸达更有利的条件。

“不知道董事长记不记得,易贝在年初时曾表达过收购岸达的意向,要不我们通过第三方放出消息曝光一下?”

“可以,收购金额说的夸张一点,翻十倍吧,然后我们再出面辟谣,说它是假消息…先在推特上放风,潘总,你还有没有其他海外财经媒体的渠道?最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正在他俩讨论之际,潘学文正出神的思索着什么,听完王世霄的话才回过神:“我是认识两个记者朋友,但这件事找伊万操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而且他还等您电话呢。”

王世霄微微点头:“也好。”

因为时差的关系,东国的下午两点正是大洋彼岸的凌晨,但推特的CEO伊万·威廉姆斯还没入睡,电话接通后便很热情地开口问:“Hi,王?近况如何?”

推特的创始人一共有三个,都是很典型的硅谷IT男,专注于技术和创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干劲十足的企业家,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性格缺陷。

如果不是项目前景特别明朗,纽约的风险投资公司通常不会青睐于这种人,王世霄当时是掐着推特还未展露头角的时间点入场的,所以这笔融资没有竞争者,进行的非常顺利。

而在成功融资,王世霄又利用后世的经验,通过自己安插的高管对推特的功能完善和运营策略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建议,这让它的发展速度比之前还快上了不少,甚至让推特的创始团队觉得王世霄比他们更懂得推特,因此他们对王世霄这个投资人很有好感,尽管双方一直未曾见面,他们还不知道王世霄的年龄和学生身份。

“都还不错,恭喜你,推特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岸达也不能停滞不前……”

商业寒暄一阵,王世霄提起了岸达融资需要通过三方渠道曝光一事。伊万·威廉姆斯对大股东的小要求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并表示一定会办的漂亮,接着又为广告费的上涨而道歉。

“听着,随着推特影响力的增加,广告费上涨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即便我是推特的董事会成员也不能例外。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岸达无论交给你多少广告费,都会有28.35%重新回归到我的口袋,所以你完全不需要道歉,你做的对,我支持你,我喜欢这种生意归生意的职业精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