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华采乐章(七、八、九)103(2 / 2)

此书由于出版仓促,且未经专门人才校对考订,故此让后世的研究者颇为棘手。而且从《乐章集》面世后,版本繁多杂乱,舛误极多,始终是版本学者头痛不已的事情。

但确实因为有了这部《乐章集》,才得以让后世之人欣赏到宋词的辉煌灿烂,窥见那个时代的盛世繁华,《乐章集》居功至伟、功不可没!

《乐章集》的诞生,为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它是柳永为之奋斗一生、大喜大悲人生的缩影,是他苦心探索、呕心沥血的结晶,是他跌宕起伏、浓墨重彩的人生写照。

在这篇宏伟的乐章里,回荡着虫虫、秀香、酥娘、瑶卿、佳娘、翠娥、师师、心娘等千百歌女柔美靓丽的天籁之音,背景音乐里充斥着开封城里车辚辚马萧萧、人声喧阗的市井杂音,又不时迸发出黄钟大吕般的庄重雄浑的旋律,那是大宋皇宫里传出来的皇帝与大臣高吭激昂的辩论声。

《乐章集》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座千年不朽的丰碑,它是世代传承的动人乐章,它是留给人类的共同宝藏。

道士王喆最近一个多月始终借住在寺庙内,一位俗家的神交朋友柳永,一位世外的经常在一起的朋友和尚法明,当时两个人都在重病中。

和尚法明已于上月驾鹤归西,遗憾未见到柳词刊行。但他也出了一些力,在搜集柳词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少帮助,他还记得柳永早期的一些词。柳永病重到不能下床时,和尚法明来见,外表看来和尚不像是有病之人。

两个心交之友见面未交一言,法明临退时喜道:“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圆觉圆觉,幸我先柳兄一步。”遂又黯然回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黄泉路上我等你。”

众人未解其意,次日听说,法明和尚已经仙逝。

原来法明和尚自见了柳永后,便来见方丈,道:“贫僧来到贵院,见这万里长江,心中忽然一动,恐要借贵院宝地行个方便,贫僧明日将要圆寂。”

一灵大师寿眉不易察觉地动了一下道:“师兄请便,明早吾当送行。”法明道:“小僧这里先谢过了。”

法明对寺里众人道:“吾明日当逝,汝等不要出门,看吾往焉。”众僧笑曰:“岂有是哉!”

翌日晨起,法明乃摄衣就坐,左脚交叠右脚,遽呼众曰:“咄,咄,平生颠蹶。欲问临行,炉中大雪。吾往矣,当留一颂而去。”众僧惊愕,急忙去叫住持。

一灵大师已走了进来,手抚法明头顶道:“生平波波劫劫,只爱瓮头春雪。今朝忽过赵州桥,却去石根上滑跌。虽然随波逐流,难免灰飞火灭。大众还识这沙弥下落处么?咄,送汝上天堂,玉皇不待客;送汝入地狱,阎罗道九百。赠汝一把火,前路自擘划。”

法明颂道:“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言讫,跏趺而逝。

道士王喆见《乐章集》成,索要两册,道:“这一册我要到法明兄塔前焚化,告之他柳兄很快便会与他相聚,谈词说赋也好,参禅悟道也罢,只在这两日。”

又来到柳永床前,静默良久,方才开口,语气平淡地道:“过往之人都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前留诗,以至后人作诗讽之:‘采石矶前一抔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贫道虽早脱离凡尘,仍不能免俗,在你这位大词家面前,我也诵上一首《解佩令》。”

道士缓缓地看看四周,只见室内室外几十个女子素衣素面,有的低眉垂首,有的一脸茫然,有的悲痛欲绝,道士一甩拂尘,口中道声“咄”,琅声诵道:

平生颠傻,心猿忽轻,《乐章集》看无休

歇。逸性虑灵,返认过,修竹超越。仙格调,

自然开发。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

与道相谒。一句分明,便悟彻,耆卿言曲:杨

柳岸,晓风残月。

随着声音的远去,道士王喆从此不知所踪(笔者注:关于道士王喆,宋词风流第四部中还有交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