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庆历风云(四)(2 / 2)

这一年又发生兵变和民变,真是边患未息、变乱频起。

皇帝被一连串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彻夜难眠。

皇帝终于意识到天灾人祸只是表面现象,帝国积弊深重,特别是财政及吏治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这才是必须要做的。

首先要做的是人事调整。

庆历三年的三月、四月、九月,皇上三次改组内阁,几经调整人员后,才最终确定下来。宰相:章得象、晏殊;参知政事:贾昌朝、范仲淹;枢密使:杜衍;枢密副使:韩琦、富弼;权三司使:王尧臣。又调整了有言事之责的谏院和御史台:王拱辰任御史中丞;李京、包拯任监察御史里行(笔者注:资历浅者任监察御史的称为里行);王素、欧阳修任知谏院;余靖任右正言。

王素、欧阳修、余靖这三个人都以敢言著称,皇上对他们是又气又爱。

拿这个王素来说,他是真宗时的著名宰相王旦的儿子,有一次他听说有人偷偷地将两个民女带入宫中,便立即入宫查问。皇上和稀泥,想将这件丢面子的事遮掩过去,就笑嘻嘻地对王素说:“朕,真宗之子;卿,王旦之子,我们有世交。今天你问的事也属实,确实有人进献女子,都已经服侍朕左右了,还能怎样呢?这事就算了吧。”

王素并未因皇帝的套近乎就给他面子,他脸一板,严肃地对皇上道:“臣之忧,正在于陛下左右之人。宫内之需,自有宰执统筹安排,岂能苟且行事。”

面对凛然正气的臣子,皇上一脸的无奈,眼睁睁看着两个美人被王素带出宫去。而王素的仕途并没受到这件事的影响,不久后,皇上还赐他三品服饰。

九月三日,皇上诏辅臣及知杂御史以上官员到天章阁谒太祖、太宗御容,然后向他们询问治国方略,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天章阁问策”。

此后不久,范仲淹根据皇帝手诏写下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个方面的改革方案,正式拉开全面改革的序幕,历史上极其有名的“庆历新政”开始了。

这十个方面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急于改变积贫积弱国势的皇帝,似乎从范仲淹所陈十事上看到了希望,除了“修武备”中提出的恢复府兵制外,几乎都接受了并颁诏施行。

庆历年间的这场革新风暴,时间虽然很短,但对社会产生的冲击是极大的,朝堂上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其中。

但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保守派一直在伺机而动。进入庆历四年,新政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危机也渐渐显现。同样的,对柳永来说,他也继续延续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幸福生活,也有飞来横祸。

庆历四年(1044年)的元节,柳永刚刚回到京城不久,这一年的元节大雪纷飞,京师之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度过这一年中第一个重要节日。天气虽然不好,柳永却窝在虫虫的小院里,享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可是对于范仲淹、富弼为首的改革派来说,这场大雪却并非吉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