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岁月苍生(一、二)71(1 / 2)
柳永发现,历史上恐怕真的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比这个更得人心了,从上到下都是全心全意地一体贯彻执行,尽管在出发点上显然有些区别。
从皇帝角度看,他们是要通过这项国策,巩固王朝的统治,铲除威胁王朝的不稳定因素。做为官员,是看到带给他们的巨大利益和享乐。平民百姓,当然是对社会安定和生活舒适都举双手赞成。
上下一体积极贯彻的结果是走向两个极端,皇帝为了贯彻这个国策,以身作则,生活俭朴。少数头脑清醒的大臣也能严于律己,效仿皇帝践行艰苦朴素的作风。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国家富庶太平,很少动乱,没有了军人夺政的担忧。
但是多数官员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可以冠冕堂皇地充分享受、大肆挥霍、不受节制,还要让它更加发扬光大。产生的负面是,造成国家三冗沉重、弱干强枝、积贫积弱。
柳永听到见到很多这样的人和事,有些事就发生在他的同僚身上,比如孙沔。
二
太祖赵匡胤“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虽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马上皇帝”,但他深知维护王朝要比夺取江山更加不容易,真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为此,立国之后,他崇尚节俭,他的节俭作风在当时就很有名,被世人称为“为国守财”。他深知淫逸、享乐、坏风气的上行下效,最终是要亡国的。因此,他立志倡导举国节俭、勤奋工作。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他的穿衣打扮,开国以来他就很少穿新衣服。他不单自己带头穿旧衣服,还经常把自己的旧衣服赏给大臣,并语重心长地对大臣说道:“此我旧所服用也”。这样,既让群臣看到了皇帝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又增添了大臣们的荣耀之感。
再有就是去除珠玉等雕饰,他甚至带头把皇冠上的珠宝都去掉,在皇帝这个表率的引领下,满朝文武的服饰也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修饰了。
赵光义看到哥哥穿得太寒酸了,有时候劝他要穿得好一点,以维护皇帝的尊严和脸面,赵匡胤却笑着提醒兄弟道:“你难道不记得在夹马营时的窘迫状况了吗?”意思是说,难道你不记得我们小时候在洛阳夹马营军营中的情景吗?那时候我们穿的什么啊?破衣烂衫,穷困不堪。这两位兄弟间的这一对话与后来宋祁兄弟间的对话何其相似乃尔。
宋太宗赵炅(即赵光义)生性节俭,史载他经常是“退朝后带着华阳巾,布褐细绦,内服惟絁绢,咸累经浣濯。”他对臣子道:“凡人君节俭为宗,仁恕为念。朕在南府时(太宗未当皇帝前),于音律粗亦经心,今非朝会,未尝张乐。”这是说太宗皇帝退朝以后只穿戴粗服便帽,而且看得出来已经洗涤许多遍。未当皇帝前还能不时听听音乐,对音律有一定的研究,当了皇帝后,若不是朝会,连音乐都不敢听。
而且在他死后,还将其穿过、用过的服饰以及葛制的灯笼、麻制的蝇拍作为陪葬用品,以警示后代帝王臣子要保持廉洁作风。一个皇帝,死后陪葬的物品有藤葛编的灯笼和苍蝇拍,不能不让世人感慨万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