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老人与卵38(1 / 2)

深冬里,周六。

“我想出去玩。”绘梨衣拽了拽张伟的袖子。

张伟放下手稿,伸了个懒腰。已经清晨了。

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在书桌上,像波拉波拉的海一样温柔。

“好,想去哪里?富士山?迪士尼?去山里猎熊做红烧熊掌?”

“想去北海道。”绘梨衣指着一张电视剧广告上的地名说。

小樽的“情书”,富良野的绚烂花田。

绝大多数人到访北海道,也都会去札幌、小樽、函馆、洞爷湖和富良野。人们爱北海道是因为长篇电视剧《北国之恋》,富良野从宁静的乡村变成了北海道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花季一房难求。

那部剧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在到了小樽之后,绘梨衣穿得像是毛茸茸的熊一样,挽着张伟的手,一会儿跳到橱窗边指着里面的冰淇淋,一会儿不知从哪儿捧来一大束鲜花。

其实她以前冬天最多穿一件长袖卫衣,但看电视里的画面,她觉得穿得厚实一点,摇摇摆摆地在雪地里走着,哈出一口雾气,这才有冬天的氛围。

两人沿着运河走向海港,然后再走回来,运河边的灯柱上停着海鸥,一只,两只,在海风中如雕像般静止不动,偶尔拍动翅膀。

“高仓健的《追捕》,以前和你妈妈一起看过好几遍。”张伟说那是他特别着迷的电影,去看过三遍,还是四遍?嗯,还不止。

《追捕》是第一部公映的外国电影,十分受欢迎。那时候的观众哪像现在的这么挑剔?如今要找一部能让我看第二遍的电影可难啰。

街边,海边的仓库成了历史建筑,石头墙上爬着藤蔓,但里边都变了样,成了餐厅、商店、博物馆。

哦还有《情书》!张伟说,1995年《情书》上映,它是导演岩井俊二的首部作品,我和你妈妈抱着你和夏弥一起去看过。

茫茫白雪,穿着校服的男生女生骑车而过,图书馆窗前看书的英俊少年……

可惜并没有喧闹路口博子小姐轻轻地一声“藤井小姐”,没有一遍一遍地大声呼喊“你好吗?”“我很好!”

父女俩走了一会儿,就想到海猫屋——不如去那儿吃晚饭。那也是一座老建筑。建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的仓库,红砖墙上爬着青藤。他们坐车出站的时候,路边揽客的导游一直在极力推荐这个餐厅。

时间已经偏晚,推开门,倒没有一步踏入历史,房子里面保留了红砖墙面,但装修充满现代时尚感。

沿窄窄的木楼梯往上走,到二楼,在长条木桌边坐下,菜单上标榜的是无国界料理。夏弥点了一份海蟹意大利面。灯光半明半暗,长桌上就以这样的明暗间隔出不同客人各自的空间。

二楼除了张伟和绘梨衣,另外只有一位客人。点完菜,那位客人便慢悠悠走到身边,问,介意吗?

当然。张伟回应。

老人便在对面坐下。

看上去,老人是想找人聊天,说,今天客人不多。我在等我孙女下班。

绘梨衣想起刚才进门时看见的圆脸的女孩子,便说,很可爱哇。她是您孙女?

老人点头称是,道,说是喜欢海猫屋,想要在这里工作,所以利用假期的时间来试试,也邀请我来看看,真是荣幸啊。而且这真是个可爱的地方,不是吗?里面全变了,但还是让人想起过去。

老人很健谈,打量着张伟,问,是种花家人?南方的吧?

他点头说是,出生在南方,长大在北方,这您也能看出来。

老人笑着说,现在来小樽的种花家人可真多,我小的时候,来这儿的大多是毛熊国人。那时候为了跟毛熊做贸易,每间银行都来小樽设置分行,都说那是这儿最热闹的时候。

那时,对面港口海参崴就有许多种花家人。这儿是旧矶野商店的仓库,我少年时在这儿当学徒,跟种花家人打过交道,也碰到过些奇怪的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