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论南北之地域差异化!279(1 / 2)
“陛下英明。”
“臣也以为,如今长孙尚书在高句丽,这吏部就少了一位能够正吏治之风的官员。”
“士廉公一心为国,又是当朝老臣,声望极高,自当为这吏部尚书。”
魏徵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了。
御史台那边的官吏们也就跟着一起,支持还在蜀中的高士廉回京上任吏部尚书。
尚书一职对于如今的朝堂而言,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了。
因为如今要在地方上建立州郡之六部官衙,处理州郡之六部相关国策。
人手也就多了起来。
六部尚书的权柄也会得到一个提升。
魏徵自然不想让这么重要的位置被世家大族所掌控。
不仅仅是他明白这一点,就是房玄龄等人也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
只不过,房玄龄等人和世家大族多多少少也沾了一点儿关系。
他现在是没办法直接站出来了。
有了魏徵的支持,再加上武勋那边的声援。
高士廉回京上任吏部尚书一职,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李世民又对郭安吩咐道:“去把东南的奏章都呈上来!”
郭安行叉手礼道:“喏。”
不一会儿。
不少关于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的大部分奏章,都搬到了这大殿上。
这些奏章,自然也是副本。
至于其内容,中书门下的大臣们,六部的大臣们也都可能看到过。
李世民指着这一堆的奏章,说道:“这里是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三道,从年初开始到现在的奏章。”
“朕看了之后,也让人归纳了一下。”
“诸卿也可以看一看。”
郭安随即拿出这一堆奏章上面的一个账簿,发给了文武百官。
大家也都浏览起来。
通过这个账簿,很快就发现,上面写着有民部、工部、吏部、礼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等各个官署的职责所在的内容。
并且进行了一次数据统计,三道一共有多少官吏,其中,多少官吏是蒙荫,多少官吏是老臣,多少官吏是新晋进士等。
也有着对于江南道新修建的水渠的统计,以及今年从年初解冻之后到这四月以来的开垦良田有着多少亩,以前有多少亩等等。
还有着刑事案件,出现了多少盗匪,又有多少飞贼等等。
大家一边看,一边揣摩着圣意。
陛下想要做什么呢?
李世民却又接着下令,让郭安把陇右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的账簿拿了出来,传阅下去。
“诸卿可以看一看,以这黄河之南的地方,有着多少良田,又有多少人口。”
“每一年,黄河之南的地方耕种了多少亩田地,又有多大的丰收。”
“而黄河之北又耕种了多少田地,又有多大的丰收?”
“再看看,又有多少地方的百姓,在二十年前,为了躲避战火,从而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住着。”
“如今,还有着不少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的百姓不愿意出来的?”
“看一看,比一比。”
想要让大唐的重心放在东南沿海之地,不说说说那么简单的。
不是李世民一拍桌子,下达了命令,就真的把重心放在了东南沿海地带。
因为在陇右道有着关陇世家,他们算是李唐的根。
李世民不能为了发展,而不顾这些人的死活。
更别说,黄河以北,还有一个山东士族呢,还有河东士族呢。
这些世家大族的实力,真的不可小觑。
李世民要做的就是用事实说话,让大家都能看清楚形势,都能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顺着他的思路,把重心放在东南沿海。
而他这么一开口,众人也都知道李世民想要做什么了。
“陛下……!”
裴义山就急急忙忙站出来了。
从这些账簿上看,东南之地的良田众多,丰收也比黄河之北的要好多了。
看的他都羡慕不已。
可裴家的根就在河东,他不可能抛弃了自己的祖宅、祖地,直接去东南之地。
可若是让陛下觉得东南好,黄河以北不值得朝廷去重视。
那以后的河东之地就可想而知了。
李世民却直接抬手,制止了裴义山的谏言。
“诸卿,朕这些年来批阅奏章,也就发现了这一问题,故此,当年才会想着把那些流民安排在岭南之地。”
“让他们去岭南开垦荒地,还给他们落户,只要是他们开垦出来的田地,那都是他们所拥有。”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大唐就多出来几十万亩良田。”
“再后来,司农司的官吏在赵王的指点之下,于东南研究出来两季稻、三季稻的耕种之法。”
“再一次提升了东南之地的丰收之高度。”
“西北之荒漠,北地之苦寒,这些地方就算是朝廷再怎么治理,也不能在荒漠之地,种上水稻,甚至是粟都是颗粒无收。”
“大唐如今有着广阔的疆土,我们就应该利用好这些地方。”
“东南适合耕种,那就在那里开辟出来辽阔的良田,把农户向东南之地转移。”
“还有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河东道等,也都有着广袤的平原地带。”
“这里更加适合耕作,也适合弄一个鱼塘出来,还有种植桑树,采桑养蚕。”
“什么地方适合什么,那就推行什么。”
“营州和辽城等地,都是一片黑土,适合种植玉米和土豆,那就推行玉米和土豆。”
“东南适合种植三季稻,那就推行三季稻。”
“合理耕种,才能提高产量。”
裴义山等人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倒是没什么。
他们河东闻喜也有着自己的特产。
李世民又继续道:“岭南之地的西南多瘴气,也多深山老林,也不太适合耕作。”
“那里就不再继续开垦了。”
“安东都护府这边还有很多很多黑土地呢,以后,可以把农户们也迁徙一些到安东都护府。”
“还有……。”
李世民起身,站在了地图前。
指着琼州之西,交趾之东南,也就是越南那边。
“朕要在这里,再建造一座重城。”
“从这西南沿海,开辟丝绸之路,从这里到天竺和拜占庭。”
琼州是赵王陈平安的封地。
这些年,在陈平安的各种资源倾斜之下,已经成为了大唐最南端的一座重城。
琼州距离关中实在是太远了。
这里以前可以说,是专门用来处置那些犯了错的官吏或者是世家豪族之人的流放之地。
当初,李世民把这里作为陈平安的封地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一些疑惑。
陈平安如此得圣宠,怎么封地却在这天涯海角之地? 后来,陈平安给琼州修了路,又在那里建设起来美丽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