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枢密院和军机处的区别291(1 / 2)
陈平安没有让这些将作监的少匠们觉得,研究蒸汽机,不如卖酱香鸡。
所以,在给这些少匠们的待遇问题上,一直都是尽最大努力。
将作监这边也一直保持着和商贾们的密切联系,也有着自己的工坊,自己的产业,自己的钱库。
不然,这些少匠们的科研动力不会太大。
人之所以有着吃苦的动力,就在于吃多大的苦,就有多大的回报。
最起码,当他们能够在自家祖宅的祖地上修建一座三进三出的院落,在长安的外城,有一处房产,家中的钱库存放的钱,也够一家人吃饱穿暖,甚至是过上更好的日子,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上了好日子。
谁有愿意再去过以前那么贫苦的日子呢?
还有一点,人心不足。
过上好日子,还想要过更好的日子。
穿上了锦衣,还要穿上丝绸。
吃上了果脯,还要吃罐头。
家中需要冲水马桶吧?
需要电灯吧?
还要给家人配上一辆蒸汽机车吧?
总之,家中有钱啊,将作监这边的分红很多,钱财放在那里,太多了,也只会生锈。
他们是将作监的少匠,算是有一点儿官职在身的。
故此,他们有着建造三进三出的院落的资格,也有着配备高档的奢侈品的资格,更有着购买蒸汽机车的资格。
而大唐对于商贾们的打压,也是存在的,他们的后辈们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是最大的恩惠。
当然,除了锦衣和丝绸,以及一些祭祀等礼仪,他们是没有那般恩惠之外。
其他的也都是放开了。
不放开,又怎么赚取他们钱库里面堆积如山的钱财?
三进三出的院落,只要是买下了地,只要是合规合法合理,是可以建造的。
蒸汽机车,只要是你有钱,也是可以买来当做交通工具的。
放开了市场,才能让市场活下去。
限制太多,反倒是容易让市场变成一潭死水。
这也是陈平安当初讲述的千年之后发展经济的一种观点。
……
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
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和北汉,同时派遣主力南征,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针对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他两次“杯酒释兵权”,逐步削夺禁军重将兵权。
设枢密院与三衙以互相制约,选调各地精兵编入禁军,以削弱藩镇势力。
颁行禁军更戍法,使将不得专其兵。
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
又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调整文武关系,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
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完成了宋朝统一中原的壮举,算得上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开国帝王。
也和李世民一样,是一位马上皇帝。
这宋朝的天下几乎也是他带着文臣武将们南征北战打下来的。
陈平安对于宋朝的历史看的并不多,了解的也不多,这还是当初扫了一眼。
毕竟,赵匡胤也是一位大宋的开国皇帝。
至于赵匡胤在位期间所做的那些大事情的具体经过,他是真的没办法写出来。
要是看了资治通鉴,或许还能写。
但是陈平安没看,看的不过是网上流传的一个非常简单的版本。
故此,李世民看完之后,问道:“为何如此简略?”
陈平安回道:“陛下,臣读的宋朝史册并不多,勉强记下来了这些。”
李世民略感惋惜。
说实话,他对于这位宋朝的开国皇帝还是非常欣赏的,特备是他杯酒释兵权这一阳谋,和汉武帝的推恩令一样。
实在是太高明了。
不过,李世民也记得陈平安说过,宋朝重文轻武,以至于文括武嘻。
宋朝在一开始的对外战争中,禁军和西军还是非常强大的。
可是到了后来,因为文官的牵制,甚至是指挥作战,以至于武将们无法发挥出来他们真正的实力,导致宋朝在对外战争中,一直未能取得大胜。
甚至是最终被北地的蛮族打的接连败退,最后亡了国。
中原之地的皇帝,成了蛮族之人。 要不是知道宋朝有这么一个结局,李世民还真的想要学一学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