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后置装饰物34(1 / 2)

12月13日,挑战开始的第75天,第五次神秘奖励到来的日子。

  向来不相信玄学的陈舟自从获得两把利斧后,完全改变了对“神秘奖励”的看法。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所谓的奖励最多就是十多块钱的小商品,这两把目测售价超过七八百的斧子着实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

  因此面对这次奖励,与面对第一次奖励相仿,他的心情又变得忐忑了起来。

  他很清楚,再出一次好东西的概率微乎其微。

  但就像赌博一样,每一个赌徒都在追求翻倍的概率,追求赢得一切的肾上腺素狂飙的快感。

  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没人会认为自己是输家。

  在理智与幻想之间,陈舟选择信一手玄学。

  万一这次奖励出台机械车床或者来辆手推车,亦或是十几包蔬菜种子,他的幸福生活可就有保障了。

  13号当日,陈舟起了个大早,细致地清洗了头发,用剃刀刮了胡子,剪了手指甲,还抠干净了指甲缝中的污泥,搓了搓茧子裂口内被泥土染黑的肌肤。

  整理好仪表,他点燃了三根铁木枝杈削成的香,礼貌地祭拜天地,插入山洞前泥土。

  待香燃尽,他拍了拍满是土灰的水手值班服,戴上一顶新檐帽,这才启程。

  来福不知道主人这是发了哪门子疯,像往常一样紧跟在陈舟后面,为半个月一次的远行感到由衷地欣喜。

  “虽然我这沐浴更衣,焚香斋戒的流程不标准,诚意可是一点不缺。

  就算上次出的是大保底,这次怎么也该给个安慰奖吧!。

  我觉得这很合理。”

  特意没吃早饭,饿着肚子,陈舟来到了沙滩。

  通过包装箱的大小判断奖励价值已经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大的东西,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小的东西就不一定了,既有可能出现机械表,燃气打火机、瑞士军刀这种极品,也有可能出现垃圾。

  陈舟打心眼儿里不愿意看到小包装盒,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

  静静放置在沙地上的包装盒既不像手机壳和掏耳勺套装那样小,也没有战斧包装那么大。

  纸盒长度约30cm,宽度和高度都在20cm左右,表面看不到任何花纹图画,酷似拼夕夕上五斤包装的水果箱。

  “难道还会奖励食物?

  要是奖励一箱苹果、梨或者石榴也能接受,它们籽多,好好照料总有希望养活一两棵。

  耐心栽培,七八年以后,我就能吃上来自现代的优良品种了。”

  端起包装箱,并不沉重。

  这种发飘的手感往往象征着低质量奖励。

  隐隐有不祥的预感,陈舟默默安慰自己。

  “上次赚得已经足够多了,这次哪怕是个毛绒玩具也没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准下一次就又好起来了呢。”

  轻轻晃了下包装箱,能感觉到内部装着一个金属或玻璃陶瓷制品,它在空旷的纸箱内随着晃动四处碰撞,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呦!”

  眼睛一亮,陈舟觉得这次奖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糟糕,能使用金属、陶瓷、玻璃边儿的现代工艺品,多少都能派上用场,比塑料制品强得多。

  “有戏。”

  撕下胶布,拆开包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包裹在透明塑料袋内毛绒绒的大尾巴。

  尾巴上的毛发呈粉紫渐变色,比菠萝树汁液的颜色深很多,很像小巷发廊门口那种散发着暧昧气氛的小灯。

  “好像有点不对劲……”

  抓住尾巴末端——它几乎填充了整个纸箱。

  慢慢拽出尾巴,它的造型明显参考了狐狸,收束在头部,上面用一个硅胶环箍紧,在硅胶构件上还连接着一个金属制品。

  这件金属制品由不锈钢制成,表面抛光成镜面,十分光滑,能映出人脸。

  陈舟虽未在现实生活中亲眼得见此物,得益于发达的网络,在其它途径或多或少地浏览过几次。

  假如放在古代,它有一个非常文雅且得体的名字“玉门塞”。

  “妈的……”

  把手上的尾巴塞回纸箱,陈舟一时间竟无法找出一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

  他想过奖励是儿童益智玩具、是另一个手机壳、是塑料袋、是一次性纸巾、甚至可以是一瓶矿泉水。

  却从未往这个方向发散过思路,因为那未免有点太变态了。

  “真是逆大天了,挑战还有角色扮演环节的吗?”

  再一次拿起箱中的“插件”。

  除了卸下那块不锈钢,往后面接一根长棍做成武器外,陈舟暂时想不到其它用途。

  至于那根腈纶含量极高的尾巴,应该只能拆开当优质火绒使用了。

  “这么喜欢恶搞我,下次给我发个娃娃吧!

  我看比这玩意实用多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陈舟开始往营地走。

  窑洞的空间已经开辟出来了,现在山洞内还堆着小山一样的砂石,估计再有半个多月才能清理干净。

  在此之前,他要往山上搬运一些成品木材,包括船上的主桅杆,一些木板和短龙骨。

  船上的木材都刷了漆,做好了防蛀处理。

  在安装到船上之前,这些木材已经晾晒干燥,不易腐烂,使用寿命长,做承重柱很可靠。

  岛上木材虽然多,但它们并不适合直接使用。

  湿木含水率高,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虫菌侵蚀,更有可能劈裂、变形,影响使用寿命和结构强度。

  而且湿木重量比干燥木料重得多,不便于搬运。

  在陈舟老家,建造房屋上梁之前,必须要选取合适的木材,将其砍断,剥去树皮,放在通风的林地间晾晒一两年,待水分蒸发逸散才能组装成梁,将它吊升至山墙上。

  祖辈相传的经验不容忽视。

  为了避免重要的承重柱出问题,陈舟打算先试用这些成品木材,同时在森林中挑选一些长度粗细合适的木料,先砍伐剥皮,摞放到林中晾晒,留待日后使用。

  搬了三天木材,期间并未中断对洞内砂石的清理。

  窑洞门口的平台已经延展出去十多米,被垫平的土地与坡地产生了明显的落差。

  就在这片被铲平的土地上,陈舟开始锯木材,制造承重组件。

  窑洞是平顶,无法使用拱形承重,虽然这种结构艺术性较差,显得过于僵硬,却能减少他的工作量。

  陈舟计划用六根承重柱将主居室、厨房和储藏室隔开。

  承重柱顶端同时撑住榫卯咬合的横梁和纵梁,为顶部砂岩层提供坚实的支柱。

  幸好当时搬运物资时没有懈怠,可供使用的木材还剩很多。

  利斧参与工作,进行粗略结构修理时陈舟的进度比之前快了不少,加上制造木筏积累的木工经验,承重柱的进展还算顺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