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规划!278(2 / 2)
东瀛那边迫于大唐天可汗的压力,这一战又参与了,还输了。
不给赔偿,肯定说不过去。
故此,第一步永远都是安抚民心。
大唐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够感受到公道,也要感受到温暖,还要吃饱穿暖。
民心不定,就算是建立了码头,也很有可能引起当地百姓们的不满,从而反抗大唐。
武力是解决番邦反叛的第一步,仁政才是真正能够治好一个地方,得民心的第二步。
一味地打压,最后换来的将会是强烈的反抗。
这一点,陈平安在前世也是看到了很明显的例子。
李世民听了陈平安的讲述,也觉得用武力镇压,不如用仁义教化。
这第二步,那自然是资源和政策的倾斜了。
在高句丽建厂、建学校、修路、建盐田、开矿等。
这一步,叫做东北大开发。
黑土地上要种出金子来。
那么一大片的黑土地,最适合用来种玉米,怎么能够浪费了呢。
第三步,才是建造码头,组建商队,让高句丽的新晋上层豪族们,带着这些货物扬帆远航。
有了这三步。
大唐对于高句丽的治理,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章程。
该怎么做。
上面写的一清二楚。
大臣们看完之后,也都是议论纷纷。
他们在这些大方向上,也准备了一些建言呢。
李世民在章程穿越完毕之后,就开口道:“此事也要集思广益,需要步步为营,走一步,看三步。”
“毕竟,高句丽那边的百姓们也是第一次接受大唐的治理。”
“故此,不能让他们觉得大唐的吏治还不如盖苏文时期的吏治。”
“在人选上,朕希望尔等能够为国为民,以大局为重。”
说完后,环视了一下。
最后停在了房玄龄的身上,问道:“房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房玄龄上前,躬身道:“陛下,近日,臣于朝中内外,悉心察访,得遇一人,才情出众,品德高洁,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良辅,特向陛下举荐之。”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没有想到还真有,便问道:“哦,是何许人也?”
房玄龄答道:“此人姓上官,名仪,字游韶,祖籍陇西,家学渊源深厚,自幼饱读诗书,文章华彩,辞藻斐然,时人皆赞其有相如之才,子建之风。”
“更兼其性情温良,处事沉稳,于朝政之事,常有独到见解,而又能以大局为重,不徇私情。”
“臣以为,上官仪若得陛下擢拔,委以重任,必能为陛下,治理好高句丽,使高句丽地方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其文才武略,定能助陛下开创一番盛世景象,垂范后世。”
“故臣斗胆进言,请陛下不拘一格,破格录用上官仪,赴高句丽治理一方,皆能发挥其才,造福苍生。”
“望陛下圣裁,采纳微臣之谏言,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臣等亦幸甚!”
李世民高兴地道:“想当年,房卿举荐薛收,朕得一大才,可惜天妒英才,不然,朕还会得一良相,实乃可惜。”
“这些年来,倒是很少见到房卿有举荐谁了。”
“今日能对一位秘书郎有如此美赞,必然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朕允了!”
房玄龄连忙躬身道:“陛下英明。”
其实,看过史册的李世民也对上官仪有一些了解。
李治时期的那些个重臣们,他也都铭记在心。
上官仪、褚遂良、许敬宗、李义府、高季辅、张行成、韩暖、来济、杜正伦、刘仁轨、刘祥道等。
可都在李世民的那个小本本上呢。
哪一些人可用,哪一些人不可用。
李世民的心中都有数的。
上官仪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文官,却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吏。
在这朝堂之上,他这种人是很容易被吃干抹净。
所以,还是让他去地方上,去高句丽那边,为大唐治理高句丽。
这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人尽其贤。
还有一个褚遂良,如今在御史台那边,已经有了魏徵的半个影子。
还有一个许敬宗,在恒州那边辅佐李恪,其所作所为也算是深得李世民的认可。
或许,这就是献媚之臣特有的能耐。
许敬宗似乎很快就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也就顺着李世民的圣心,帮助李恪治理好恒州。
去营州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在恒州逗留。
但是凯旋之时,却特意提出了,要在恒州休息半天。
这对于李恪来说,就是莫大的肯定。
李世民也单独召见了许敬宗。
至于君臣之间到底说了一些什么,也就没有人知晓了。
李世民这是想要把那些原本在李治时期开始崭露头角,最后成为重臣的那些人,现在就开始慢慢地提拔起来。
因为一代新人换旧人。
李靖、尉迟敬德、房玄龄、魏徵等这些人也都老了,随着大唐的发展越来越昌盛繁华,政务也就越来越多,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他们确实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故此,要有有能力的人可以被任用,被历练,被提拔,最后辅佐皇太子治国理政。
李世民要给李承乾留下一个可以用的顺手的班子。
以后,他还要把武则天、李隆基时期的那些人,也慢慢提拔起来,又或者是告诉李承乾,让他帮助下一位皇太子建立一个可以用的顺手的班子。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可能会不存在了。
这也是陈平安的话。
一件事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伏线很长很长。
再过三十年。
史册就真的成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史册,而不是这个时空的史册。
李世民以前不太明白。
现在多多少少也能想象得到了。
李世民又看向了魏徵,魏徵站出来,举荐了韩暖。
就这么举荐下去。
最后定下了一百二十七位官吏,前往安东都护府,也就是高句丽,为大唐治理安东都护府。
等到这些人到了,长孙无忌也就算是有了人手。
李世民不打算把长孙无忌一直留在安东都护府,毕竟,他也是有着前科的。
最多也就一年的时间,等到明年的年初,就给调回来,换一个人去安东都护府为大都督。
而且,如今,长孙无忌留在了高句丽。
朝中也就缺了一个重要的大臣,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李世民其实心中也已经有了人选。
那就是高士廉。
在蜀中任职的高士廉,为大唐开垦出来一个天府之国。
功劳很大。
理应回到朝堂之上了。
等到治理高句丽、东瀛,还有组建商队,前往北地、北俱芦洲探路的国策商讨完毕。
就是这官吏官职的重新洗牌了。
毕竟,像是上官仪这些人,他们原本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把他们调去了安东都护府,也要有人接替他们的位置,那么,以前那些进士,被安排在地方上治理一方的县丞什么的,都可以提一提了。
李世民开口道:“朕闻古之良臣,以安邦定国为己任,高士廉卿家便是其中之佼佼者。自高士廉奉命镇守蜀中以来,勤政爱民,智勇双全,实为朕之股肱心腹。”
“他在蜀中,不仅平息了地方之乱,更使百姓安居乐业,农耕得以恢复,商贸日渐繁荣,实乃蜀地之福,国家之幸。
“高士廉之治蜀,不以苛政扰民,反以宽仁待之,深得民心。兴修水利,灌溉良田,使蜀中成为天下粮仓之一;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拔贤能,为国储备栋梁之材。高士廉之德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蜀中旧貌换新颜,朕心甚慰。”
“且他在蜀中,又能妥善处理与周边部族之关系,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边疆安定,百姓免遭战火之苦。此等功绩,非大智大勇、心怀天下者不能为也。”
“朕观古今,能如其人者鲜矣。高士廉卿家,真乃国之栋梁,朕之肱骨也。”
“故此,朕将会加封他为吏部尚书,择日会京师述职。”
朝堂之上,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最后,还是魏徵站了出来。